免费小说网 > 历史 > 初唐峥嵘 > 初唐峥嵘 第603节
  真希望万贵妃以后不要后悔。
  李善心里直打鼓,为了让自己和东宫撇清干系,三姐也太卖力了吧,几乎都要让东宫视我为敌了……不对,不对,三姐八成是觉得,反正你已经投入秦王麾下,与东宫肯定是敌手,更何况还有个裴世矩呢!
  如果东宫最后胜出了,你李怀仁自保都够呛,自然是庇护不住万宣道的,但如果最后是秦王入主东宫的话,李建成败北,也没资格去寻万宣道的晦气了。
  其实这个人情……李善压根就不用付出什么。
  “好吧,好吧,只要万贵妃不怕小弟误人子弟,那就送来就是了。”
  “不瞒三姐,小弟学识驳杂,实则得神人梦中所授,只怕万道生学不会啊!”
  姐弟俩一路走过去,正巧碰到了巡视宫禁的南安郡侯张琮,李善也不隐瞒将事情一说,张琮登时骂道:“挨了顿揍,反而能拜殿下为师?”
  “嗯?”
  “那吾家大郎为了殿下还挨了一顿揍呢!”
  李善嘴角抽抽,“要不孤拜张家大郎为师?”
  张琮也是无语,用这种方式回绝真的好吗?
  平阳公主将话题扯开,人家万贵妃是真真正正的不涉夺嫡,你张琮是秦王的连襟,还长期在天策府任职,是秦王铁杆中的铁杆,送上门李善那也是不要的啊。
  第一千零七十章 太累了
  与张琮闲扯了几句后,李善跟着平阳公主往承天门走去,路上正巧碰见了门下省侍中陈叔达与中书令杨恭仁。
  “拜见陈相。”
  “拜见杨相。”
  因为是在皇城内,这两位又是长者,所以李善才用这样的称呼来行礼,毕竟他如今册封嗣王,从品级上是高于陈叔达的江国公与杨恭仁的观国公的。
  “怀仁怎的在此?”杨恭仁笑吟吟的问。
  李善正要说话,正巧裴寂也来了,两仪殿议事结束,这些宰辅都是要从承天门去皇城上衙的,“拜见裴相。”
  “咦,怀仁今日……”裴寂也奇怪的问:“今日怀仁上朝了?”
  陈叔达干脆的说,“肯定没有,因为去两仪殿议事前,回门下省取奏折,正巧御史中丞递交了弹劾魏嗣王李怀仁今年第十二次缺席朝会。”
  如今早朝是五日一朝,十二次再加上之前的婚假,还有再之前的回京修养,也就是说,李善回京后基本就没参加过早朝。
  李善干笑了几声,从两人的问话中敏感的察觉到不太对劲,小心翼翼的问:“陛下问起了?”
  杨恭仁嘿嘿笑了笑,意思是还用问吗?
  李善既不是成年亲王,也不是宰辅,一般情况下是不参与两仪殿议事的,而李渊问起李善,无非是为了给众将论功。
  但李善是实在不想沾身,一方面自己是先期的主帅,后期的主帅还是自己门下,另一方面这实际上也是东宫、秦王府之间的角力,偏偏双方的心腹将领在大战中都有杰出表现,所以李善是真的不想掺和。
  一行人往承天门方向走,李善不动声色的加快了脚步,顺口说:“今日万贵妃托了三姐……居然要某收万宣道为徒。”
  杨恭仁、陈叔达都不动声色,而依附东宫的裴寂咦了一声,“江都郡公?”
  “嗯。”李善冲着已经提前离开的平阳公主的背影努努嘴,“被三姐坑了,应承之后才知道,江都郡公与罗阳打了一架?”
  裴寂不太清楚李善是不是知道内情,只含糊了几句。
  李善落后几步,低声用很是无所谓的口吻说:“反正与罗家也不是一两次了,还要请裴相私下禀报太子殿下,反正在下是不会刻意去招惹的,但如果罗阳欺上门,可别怪某手狠了。”
  “怀仁你啊!”裴寂皱眉道:“还是化干戈为玉帛的好。”
  “裴相是要拉偏手啊。”李善嘀咕道:“一个是罗家,一个是李药师,难道不是他们欺上门的?”
  李善本人倒不是个长袖善舞的性子,但因为天台山一战所以与大量世家交好,不多的仇家中,分量最重的一个是罗艺父子,另一个就是李药师。
  裴寂哭笑不得,理还真是这个理,几次都是罗阳自己挑衅的,李善将万宣道收为徒弟,估摸着是给罗阳难堪呢。
  裴寂还想说些什么,突然听见后面有急促的脚步声响起,不禁皱眉回头看去,居然有人在宫内失礼?!
  “裴相……哎哎,魏嗣王殿下!”
  裴寂认得这是李渊近身的宫人,听到“魏嗣王”三个字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但他转头看去,李善已经放开脚步,一溜烟消失在承天门了。
  一路小跑着到了朱雀门,李善赶紧让侯洪涛把马匹牵来,翻身上马就要出城,他心里也有数,跑是跑不掉的,但至少要表明自己的态度。
  调转马头的时候,李善看了眼皇城的东北部,眼神略有些深邃,自己入宫的次数多了,但去承乾殿周边的次数很少,这还是第二次。
  之前的一些猜测,以及今日特地对承乾殿周边地形的观察,让李善联想起了很多很多,其实李世民的心腹幕僚都有共同的观点,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一旦东宫起事,承乾殿必定是首当其冲。
  虽然迁居出宫有着种种的阻碍,比如在宫中住了十年之久突然要出宫,这显然是不放心东宫,而李渊短时间内不会有易储的心思,比如说一旦决定出宫,很可能会成为东宫起事的催化剂,而李世民更希望通过平稳的手段入主东宫。
  但在李善这种心比较脏的人心中,就有些阴暗,甚至觉得有些残酷了。
  一旦东宫真的起事,长林军进入太极宫,而李客师或者张琮不能击退,唯一的选择是护送李世民出宫,因为只要能保证李世民活着,那就意味着并没有失败,活着的李世民即使只在京兆,只在长安,也有击败东宫的希望,而且还很大。
  但乱战之中,不可能带走承乾殿的所有人,除了李世民本人之外,可能会带上秦王妃,毕竟这位身后还有高士廉、长孙无忌、长孙顺德,都是秦王一脉的中坚力量,可能会带上长子中山王李承乾,至少要保住一个子嗣。
  其他人就不好说了,李善觉得,十之八九都得被俘。
  换一句话说,这等于是将其他的老婆儿子女儿都送给了东宫,也送到了屠刀之下……李善骑着马一路出了长安城,劲风迎面而来,让他有些惘然。
  李世民难道不知道这种可能性吗?
  或许是自己对李世民的心性太过高估了?
  “阿郎。”王君昊大声说:“后面有人追来,好像是宫人。”
  李善放缓了马速,回头看了眼,认得是殿中监苏制手下,只能勒停了坐骑。
  “魏王殿下。”宫人催马赶上,“陛下传召……”
  晦气,自己都跑出长安了还是被拎回去,李善一脸不爽的要调转马头,宫人这才把话说完,“陛下传召殿下明日两仪殿觐见。”
  听了这话,李善甩了甩马鞭,双腿用力,坐骑低低嘶鸣了声。
  李善估摸着,之前那个宫人没赶上,李渊可能不太爽,干脆就传召自己明日觐见……而且还是两仪殿。
  还不如今天就觐见呢,明日两仪殿那肯定又要与那么多宰辅打嘴皮官司,自己要绞尽脑汁的左右逢源,还得兼顾李渊的小心思,甚至还要提防裴世矩给自己下套。
  太累了啊!
  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取巧之策
  自从前几日想通了裴世矩这些时日的谋划后,李善都觉得后脖颈有些发凉,对这只老狐狸有些许惧意,有点怕对方在议功这件事上又给自己或者秦王下套。
  不过昨晚与凌敬商议的那件事……李善在心里嘀咕,如果李世民能采纳,估摸着也能打裴世矩一个措手不及吧。
  毕竟身为穿越者,李善的金手指太大了……能从那些蛛丝马迹中寻找到线索,并且做出一定的预估,不是只有穿越者才能做到,但对于穿越者来说,难度会大幅度的降低。
  顺着这个思路,李善突然灵光一闪,对明日议事也有了些影影绰绰的想法,不过需要好好想一想。
  一路回了庄子,李善没有回后院,而是在书房坐定,在脑海中回忆些什么,不过今日他思绪有些难定,一会儿想着裴世矩,一会儿想着承乾殿,一会儿想着李世民。
  他不由得又陷入沉思,重新将出宫后的那些念头捡起来,的确,李世民选择暂时不迁居出宫,的确将自己以及家眷子嗣都置于危墙之下,一旦东宫起事,猝不及防之下,李世民很可能只会带着秦王妃、长子出宫,甚至孤身出宫。
  但也不等于将身边人都送到了屠刀之下,毕竟这是大唐皇子的内部夺嫡……倒不是讲他们会心慈手软,也不是说他们要守住底线,而是只会在确定对方不可能翻盘之后再将事情做绝。
  什么叫不可能翻盘?
  当然是李世民已经身死,只有这位让李建成忌惮的弟弟确确实实的死了之后,他才会举起屠刀,将李承乾、李泰等一干侄儿全都杀了,以保证以后不会有人以此兴风作浪,自己的皇位才能坐得稳,说不定百忙之余还会有意于秦王妃、燕贵人、韦贵人呢。
  李善这么想的原因很简单,历史上的玄武门之变就是如此,先干掉了李建成、李元吉,守住玄武门,控制住李渊,然后再斩草除根,将东宫、齐王府的子嗣杀了个干干净净。
  如果这一世李世民逃走了,在不确定其是生是死的情况下,就算李建成发了昏要杀侄儿,下面的臣子也会劝阻。
  痛打落水狗是每个人都想做的事,但前提条件是,落水狗已经完全没有反击能力。
  所以说,李善最后的想法是,如果真出了那么极端的情况,李世民能上演王者归来,估摸着还是能全家团聚的,如果不能,那也不在乎谁先走一步,谁走在后面那点小事了。
  “文瑾。”
  “客师兄。”张琮笑着打了个招呼,侧头看了眼不远处的承乾殿,低声道:“并无异状。”
  “嗯。”李客师也压低了声音,“还要请文瑾提点。”
  张琮附耳说了会儿,李客师频频点头,两人交接之后,第一天上任的李客师特地绕着承乾殿转了一圈查看清楚,还专门绕到了承乾殿的东侧看了会儿,不禁咋舌,距离东宫真的不算远,殿下真如当年一般,胆魄十足。
  虽然去年就出任右千牛卫将军,但实际上以往巡视的范围还到不了这儿,直到去年柴绍奉命节制北衙禁军后,才将这些地方划为禁军警戒的区域……其实有心人都心知肚明,要么是防着东宫,要么是防着承乾殿。
  “客师。”
  身后传来招呼声,李客师回身看到了房玄龄、杜如晦与凌敬。
  凌敬看看附近没人,笑着说:“前几日怀仁登门了?”
  “是。”李客师点头道:“魏嗣王已然告知。”
  房玄龄与杜如晦对视了眼,后者加重语气道:“殿下以及家眷子嗣,尽托付文瑾与客师,还望勿负殿下重托。”
  “必然尽心竭力。”
  房玄龄将话题扯开,聊了几句前些时日李客师参与的统万城之战,又说起出任百泉令的李楷,这方面是房玄龄所擅长的,也是杜如晦、凌敬都不擅长的。
  所以说,他日李世民登基后,房玄龄最适合的位置就是尚书令了……当然了,实际的官职应该是尚书省左仆射。
  进了承乾殿,杜如晦如此评价李客师,“虽难比代国公,但胜在谨慎,殿下用在此处正合适。”
  房玄龄与凌敬都没吭声,其实杜如晦言辞一向有些……说得好听点是直爽,说得难听点那就是刻薄,就比如这句话,简直就是在说李靖能为国家捍边,而李客师只能守门看家。
  所以说,李世民登基之后,杜如晦最适合的位置就是门下省侍中了……对上对下都是持批驳态度的。
  侧殿内,李世民早就在等着了,这位如今重新获得李渊信重的秦王殿下眉头微皱,看到三位最受信任的幕僚进来,眉头展开,笑着起身迎接。
  “凌公来了。”李世民先和年纪最大的凌敬打招呼,笑着说:“今日父亲在两仪殿议事,又斥责怀仁了。”
  房玄龄哈哈一笑,“不知此次是何缘由?”
  凌敬无奈的说:“想必是为了议功。”
  “是啊,自泾州大捷破数万突厥至今已有半年之久,后又有原州、灵州、统万数场大捷,至今尚未封赏。”李世民噗嗤一笑,“父亲想询怀仁,但他今日早朝又没上朝,偏偏在早朝之后入宫,等父亲知道,遣派近侍传召,怀仁居然飞奔出宫……”
  “对了,凌公放衙后转告怀仁,御史中丞又弹劾他了。”
  凌敬干笑了几声,“想必他也不在乎。”
  “他日殿下登基,不可纵容魏嗣王。”杜如晦插嘴说了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