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小说网 > 历史 > 皇兄何故造反? > 皇兄何故造反? 第736节
  停了片刻,天子沉吟少许,方道。
  “方才你无凭无据,指责岷王和代王勾结,如今又凭一己臆测,控告朝廷重臣勾结藩王,襄王叔,你身为宗正,平日里便是如此凭自己喜好,判断宗务是非的吗?”
  说着话,天子的脸上闪过一抹失望之色,摇了摇头,道。
  “看来,朕果然不该将宗人府交给皇叔,怀恩,传旨,罢去襄王大宗正之位,禁足十王府思过,无旨不得擅离!”
  襄王一阵发愣,没想到从头到尾,都一直没有任何表示的天子,竟然在这个时候动了真怒。
  要知道,即便是刚刚,天子也只说让他交卸了差事,回府休养,虽然结果一样,但是,总还是留了几分面子的。
  可现在,这道旨意一出,便算是真正的责罚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837章 你惹谁不好
  襄王的脑子有些转不过来弯,其他的一众大臣,却不由摇了摇头。
  如今的朝堂上,公认的有两个人不能招惹。
  一是王文,二是于谦。
  前者是因为自身战斗力极强,把持着吏部的铨选大权,背后有天子有意无意的纵容,嘲讽技能点满,朝堂对线无敌。
  或许有人能斗得过他,但是,绝对没有人能吵的过他!
  至于后者,那纯纯的就是天子的宝贝,满朝上下,就只有天子能骂,而且只要骂就往死里骂,可偏偏,别的人只要碰一碰,都要被天子捶一顿。
  所以长久以来,朝堂上的共识就是,跟着俩人讨论政务可以,但是,不要涉及人身攻击,更不要做什么过分的弹劾,不然的话,下场都不怎么好。
  这位襄王爷,虽然在京城待了不短的时间,但是到底,还没有真正参与过朝政,对这其中的关窍半点都不熟悉,撞到天子的枪口上,自然也没什么意外的。
  天子既然已开了口,那么,殿上自然便再无襄王的位置。
  眼瞧着两个内侍走上前来,恭敬的引着襄王下殿,一旁的于谦却眸色一凛,开口道。
  “陛下,臣有话说。”
  天子的眉头皱了皱,并未说话,但是,一旁的两个内侍却识趣的停了下来,侍立在旁。
  于是,于谦拱手一礼,随后,来到襄王的面前,开口道。
  “王爷说的对,侵占田土,涉及诸多宗室,不仅是诸藩王,还有诸郡王,镇国将军等宗室,皆有牵连,如王爷所说,不止是襄藩,岷藩也有大量田土侵占,兵部亦有证据文书,不过,于某并没有拿出来,至于原因……”
  在众人的注视之下,于谦从袖中拿出一份文书,道。
  “这是于某进宫之前,刚刚接到的,武冈知府呈递上来的公文,王爷不妨一观!”
  襄王心中便浮起一个猜想,顿时身体有些僵硬。
  一旁的内侍颇有眼色,将公文接过来,展开放到了襄王的面前。
  轻轻一扫之下,襄王顿时瞪大了眼睛,紧接着,他猛地转头看向一旁的朱徽煣,却见对方正一脸笑意的看着他。
  这副场景,虽然在场的诸多大臣,都大致猜到了真相,但是,因为隔得太远,所以看不大清楚,颇有几分心痒难耐。
  于是,这个时候,一旁的朱徽煣也终于不再冷眼旁观,上前对着天子拱手开口,道。
  “陛下明鉴,臣蒙陛下天恩,得继岷王之位,日夜思之报我社稷国家,辗转反侧。”
  “身为宗亲藩王,臣食朝廷世禄,受万民供养,享王爵尊荣,得封地之产,自当谨身为国,修身养性,然则岷王积弊甚重,非一日之功可革除。”
  “臣自掌岷藩之后,便即刻传信,命府中下人清点府中账簿,黄册,竭力配合朝廷清丈田土。”
  “功夫不负有心人,半月之前,臣终于接到来信,多年以来,岷王府中借父王旗号,兼并土地,侵占田土之人已被处置,一应账册,皆已移交当地府衙,依照朝廷大政处置。”
  “之前公文未至,臣不敢贸然上奏,还望陛下恕罪。”
  话音落下,顿时掀起一阵阵的议论。
  不少老大人望向朱徽煣的眼中,都多了几分佩服。
  这位岷王爷,还真是舍得下本啊!
  虽然说,因为老岷王早年的怪异性情,岷藩被调换过好几次,但是,毕竟是老牌藩国。
  这么多年下来,岷藩的积淀,不会比襄藩要差,虽然说,武冈那个地界没有襄阳好,但是,这也是一大笔财富了。
  现如今,为了扳倒襄王,这位岷王爷眼睛眨也不眨,就扔了出来。
  而且更重要的是,不是临时起意,被迫宣布,而是早有准备,已成定局,下了这么大本,就是为了今天这一日。
  如此的决心和心计,襄王拿什么跟他斗啊……
  底下一众大臣望着岷王的神色各异,唯有一旁的户部尚书沈翼,一副悲伤的神色,仿佛头顶都飘着一朵乌云。
  代藩和岷藩,都愿意将多年来侵占的田土给吐出来,这当然是好事,可是,仔细听听他们的说法就会注意到。
  不论是代王的信件,还是岷王刚刚的话,说的都是“依朝廷大政”处置。
  怎么处置,当然是由户部进行赎买……
  两座藩地,就算是代王和岷王耍了点小心思,没有全部都呈上来,那至少合起来至少有四五千顷田土。
  这,他上哪去搞这么多银两啊……
  可偏偏,宗藩亲王,又和普通的边将勋贵不一样,对于后者来说,秋后算账不是难事,可是这帮宗亲们的帐,人家不跟他算都是好的了!
  偏这种国政要务,又不好让皇帝出钱。
  愁人……
  沈尚书的愁绪,无人在意,整饬军屯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如今代藩和岷藩主动呈报,是给诸王做了表率。
  别说是两个藩地,就算是更多的藩地,只要能报出来,朝廷就得吃下去!
  公文在襄王的面前晃了晃,随后便呈送到了御案上,天子大略扫了一眼,总算是露出了笑模样,道。
  “岷王叔祖和代王叔能有此心,实在是我朱家宗室之福,堪为宗亲表率,来人,赐岷王及代王世子珍珠十斛,黄金百两,锦缎百匹。”
  “臣等谢陛下。”
  随着朱徽煣和朱成鍊二人上前领旨谢恩,场面陡然变得古怪起来。
  一面是襄王触怒天子,被罢去官职,禁足十王府,另一面,则是天子龙颜大悦,慷慨赏赐岷王府和代王府。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气氛,同时出现在了文华殿中,要多别扭有多别扭。
  襄王就这么看着二人上去领赏,一张脸气得通红,但是,却没有办法。
  事到如今,他也不得不承认,朱徽煣此人,心思实在太过缜密,他几乎把所有的漏洞,都填补的干干净净。
  尤其是朱徽煣刚刚的那一番话,甚至连襄王最后可以发难的机会,也给堵得死死的。
  话里话外,掐着自己刚刚接掌岷府,其言下之意,无外乎他之前没有呈报,不是蓄意不报,而是岷府不归他做主,所以诸多事情都不清楚,将自己摘的倒是干干净净。
  襄王如果要继续追究岷府的罪责,那么,就只能往已经薨逝的老岷王身上去怪了。
  可一个死了的人,又能怪的了什么?
  待朱徽煣二人退回远处,一旁的于谦看着襄王,再度开口,道。
  “襄王爷放心,于某既受陛下所托主持整饬军屯,必会秉公执法,一视同仁,绝不会有徇私之处,王爷可以……拭目以待!”
  最后的这四个字,刚刚襄王也说了,但是,此刻从于谦的嘴里再说出来,其含义却明显不同。
  在襄王的口中,这句话是嘲弄和质疑,可到了于谦这里,却带着一股一往无前的气势。
  襄王明显也没有想到,在这种状况下,于谦竟然会做这样的表态。
  一时之间,他竟感觉到,自己在于谦的面前,有种自惭形秽之感,然而只是片刻之后,襄王便为自己产生这种感觉,而感到一阵羞恼。
  抬头看着于谦坚毅清癯的面容,他道。
  “好一个于谦,既然如此,那本王等着看!”
  说罢,襄王一甩袖子,转身大步走出了殿门。
  只不过,在临出殿时,他隐隐约约听到了殿内又传出一阵声音,让他身子不由一阵僵硬。
  “陛下,臣弹劾襄王御前无状,不告而退,此乃大不敬之罪,请陛下严惩……”
  于是,在不久之后,已经被禁足在十王府中的襄王,理所当然的又收到了一份斥责的诏书。
  不过,那都是后话了。
  随着襄王离开,这场以宗学子弟发起,以扳倒襄王为目标的政治行动,圆满结束。
  当然,后续还有一些问题,譬如说,这帮宗学子弟,擅自围聚宫门外请见,就算不严惩,但是申斥总是要的……
  再譬如说,关于登闻鼓的制度完善,这回岷王算是钻了个空子,但是这么下去总不是个办法,上回英国公府的事还算是鸣冤,可这回岷王敲响登闻鼓,就纯纯是出于政治目的了。
  一众大臣心知肚明,朱徽煣所谓的怕襄王拦下奏疏,所以敲响登闻鼓的理由,就是一个幌子而已。
  他这么做的真正目的,是要把事情给闹大,闹得人尽皆知,好配合宗学,一同扳倒襄王。
  甚至于,不少大臣,暗暗在心中猜测,今天割脉自杀的那个宗学学生,说不定也是岷王安排的。
  还有就是……
  这场临时组织的朝会散了之后,俞士悦回到内阁处理了些紧急公务,踩着下衙的时辰,便赶往了兵部。
  然而,让他意外的是,这回他却扑了个空。
  不仅扑空了,而且,兵部的郎官还告诉他,自家尚书大人,从宫里回来之后,只交代了几句,便直接回了府邸。
  换句话说,工作狂于少保……翘班了!
  俞次辅当时愣了半晌,颇是思索了一番,才接受了这个现实。
  于是,带着好奇,俞次辅出了兵部的大门,紧着赶到了于府,不过,轿子刚落地,就恰巧碰见一辆马车停了下来。
  下了轿子,俞士悦便瞧见马车上下来一个二十如许的温婉妇人,那妇人见到显然也认出来俞士悦的轿子,于是,刚下马车,便带着两个婢女上前来,屈膝为礼,道。
  “见过俞伯伯。”
  今天的意外还真是一桩接着一桩,俞士悦上下打量着这个妇人,眼中露出一丝诧异,点了点头,道。
  “小半年不见,璚英你倒是越发有持家风范了。”
  于谦有两子一女,长子于冕,养子于康,幼女于璚英。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