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小说网 > 历史 > 皇兄何故造反? > 皇兄何故造反? 第361节
  “泄露军机,虽非十恶,但却是大罪,若在军中,无论是谁敢有此行为,早就被军法处置,张大人虽然没有真正领过兵,但这点简单的道理,应该也是能懂的。”
  “陛下止罪于张軏一人,不曾连罪英国公府,已是念及河间王,定兴王累有功勋,缘何得寸进尺,挟功自傲?”
  论辈分,张輗和李贤是同辈。
  但是,别的不说,单是李贤那一身国公麒麟服,他说出来的话,份量就不是张輗可比的。
  毕竟,人家是正牌国公,虽然没有世劵,但是地位在那摆着,至于自家的国公,还是十岁的小娃娃。
  嘴唇动了动,张輗刚想反驳,上首天子的便已经开口。
  不过,对于二人的争论,天子却并没有什么表示,甚至,都没有理会他们,而是直接对着文臣这边问道。
  “金尚书,方才朱谦所说,张軏之罪行适用八议,你执掌刑狱,是何看法?”
  第450章 挣扎失败
  朝堂之上,很多时候,不予置评也是一种态度。
  因此,当天子越过张輗和李贤的争执,直接问金濂关于八议的时候,其实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应该说,这一次的张輗,是真的在垂死挣扎。
  搬出英国公府过往的功绩,固然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会引起文臣们的反感。
  就像李贤所说的,虽然英国公府为国立下过大功,但是历代天子也深恩厚赐,以国公尊荣许之,世代相传,宠信不衰。
  何况,张軏又不是正牌的英国公,说破了大天,他不过就是一个英国公的亲族而已。
  要是他承袭了爵位,这件事情还有的一辩,但是他不过三房的一个旁支子弟,还想拿祖辈的功劳护身,就有点过分了。
  总不能因为祖辈立过功劳,所以后辈的所有子弟,犯了罪都处置不得?
  所以,从上到下,对于张輗这次的行为,其实心中都有所不满。
  因此,天子选择略过此事不提,群臣也装聋作哑,就当什么都被听见。
  不过,有了李贤的一番辩驳,张輗的话可以当不存在。
  但是,朱谦却的的确确是摆出了法条,搬出了大明律的,自然不能坐视不理。
  八议之例,自古有之。
  所谓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
  大明律首卷便记载了八议。
  除十恶之罪以外,只要符合八议的条件,法司仅有审理之权,而无判罚之权,查明案情后,需上呈天子亲自定夺。
  天子在处置之时,也当依照大明律规定的罪行最低处罚,从轻处理。
  刑部尚书掌天下刑名之事,关于案子到底该如何判决,适用何刑,是否符合八议,自然是金濂最为权威。
  事实上,当朱谦搬出八议的时候,这位老大人脸上就挂着一抹讥笑。
  这件案子,虽然处理的快,但是到底也是经过了三司合议的,如果其中有不对的,他们早就提醒天子了,轮得到朱谦来说?
  闻听天子垂问,金濂拱了拱手,道。
  “回陛下,大明律中确有八议之例,但是,臣和大理寺卿杜宁,左都御史陈镒在合议此案之时,均认为张軏并不符合八议。”
  说着,金濂转身,对着朱谦道。
  “朱大人,大明律中所述议功,谓能斩将夺旗,摧锋万里,或率众来归,宁济一时,或开拓强宇,有大勋劳,铭功太常者。”
  “张軏早年率军平定任思发之乱,既未斩将夺旗,亦非开疆拓土,况当时出战,主帅乃定西侯蒋贵,张軏仅是副帅,无论从何处讲,都不符合大明律所述议功。”
  “再说议贵,大明律所述议贵,谓爵一品文武职事官凡三,即有爵者,文武官员,官至一品者,可议贵。”
  “就此而言,张軏为从一品都督同知,看似符合,但是,大明律中,既然一品文武职事官同爵位相比,当可知其所谓一品职事官,地位当与公,侯,伯等同。”
  “显然,无爵但可与公,侯,伯比肩者,当属五军都督府都督及三公,左右柱国之贵,从一品都督同知,不可当之。”
  “故此,八议所述议贵,当是指正一品都督,三公及左右柱国之尊。”
  要论对法条的理解,朱谦一个门外汉,怎么可能和金濂这个刑部尚书比。
  事实上,对于八议的条例,文臣这边一直是有所怨言的。
  不为别的,问题就出在议贵这一条上面。
  要知道,出于种种历史原因,文臣这边,是没有正一品的实职的,最高的品阶,就是正二品的六部尚书及都御史。
  再往上,就是从一品的三孤和正一品的三公。
  但是时至今日,文臣当中能够得授三公的屈指可数,还大都是死后追授。
  唯二活着得授三公的,一个是开国大臣李善长,另一个就是已经之时的前任吏部尚书王直。
  除此之外,文臣之中再无他人。
  因此,对于文臣来说,议贵这一条,基本上完全就是废话,他们活一辈子,也不可能用得到。
  但是武臣这边就不一样了,五军都督府的左右都督,皆是正一品的官阶,而且还不是虚衔,是实职。
  这他喵的,怎么能让人心理平衡?!
  因此,为了在议贵这件事情上,取得文武上的平衡,渐渐形成了一条潜规则。
  那就是,五军都督府都督,非有爵者不授。
  反正,有爵位的勋贵,哪怕只是一个最低的伯爵,也天然可以适用于议贵,也就抵消了这种不平衡。
  正因于此,哪怕张辅再想要让张軏继承他在五军都督府的威望,张軏也不可能成为都督,只能是都督同知。
  在这一条上玩文字游戏,根本就是在班门弄斧,挑战整个朝堂共同形成的潜规则。
  眼瞧着朱谦还想反驳,金濂继续道。
  “再则,就算退一步说,张軏之罪当用八议,也难逃一死,大明律并未规定,适用八议之人必须轻判,仅是在审问,拘查,用刑之时,俱当分别请旨,且审讯之时,案情需复核再三,廷鞠论罪,判罚取自圣裁。”
  “使团一案,锦衣卫奉天子圣旨彻查,经由廷鞠审讯,最终判罚,乃天子金口语言,法司承旨而定行刑之期,规程之上,已是依照八议进行。”
  “至于判罚,大明律并未有所明言,八议可以减刑,仅是提到,当于不废法之中而用情之厚。”
  “张軏等人泄露军机,以致沙窝遭袭,情节十分恶劣,若非大同总兵官提前察之,沙窝被攻陷,则有失地之忧,论斩一人,不祸亲族,已是顾及情面,何敢再言?”
  论引经据典,朱谦这等武将,哪比得过浸淫刑狱多年的金濂。
  这一番话,给朱谦说的哑口无言,只得默默的退了下去。
  见此情况,朱祁钰扫了一眼底下的大臣,见不少大臣都暗自点头,也便不再犹豫,直接道。
  “丰国公及金尚书二人所言有理,英国公府固然一门忠烈,但张軏之行性质恶劣,断不可宥,八议乃是为忠心于国之臣所设,不应是罪臣脱罪之法。”
  说着,在张輗绝望的眼神当中,朱祁钰提起朱笔,在金濂递上来的奏本上勾画了一番,递给一旁的成敬,道。
  “使团三人,仍判斩刑不变,准刑部所奏,七日之后行刑!”
  第451章 为了家族的荣光
  刚进英国公府的门,焦敬和朱仪就感受到,整个府邸当中,弥漫着一种压抑的氛围。
  入了花厅,张輗坐在椅子上,直勾勾的盯着眼前的茶盏,脸色阴沉,一言不发。
  早朝上的事情,到现在也都传开了。
  天子当廷朱批勾决人犯,便是正式的诏旨下达,再无任何可以斡旋的余地。
  换而言之,除非英国公府胆大包天打算劫狱,不然的话,张軏是死定了。
  但是显然,虽然对于英国公府来说,张軏固然重要,但是却不可能为了他赔上整个家族。
  在宗族的社会当中,任何人的存在,都是为了家族的延续和荣耀,张軏也不例外。
  早朝上的抗辩,已经是张輗为了搭救这个弟弟,做出的最大的努力了。
  要知道,英国公府一系的勋臣武将,虽然大多都只是中低阶的武职,但是有资格上早朝的,到底还是有那么几位的。
  可是,当时在早朝上,除了张輗的亲家朱谦之外,英国公府的一系的武臣,没有任何一个出面附和。
  甚至连张輗和李贤二人争论的时候,也没有人出来敲边鼓。
  这种状态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这些勋臣武将们,他们要维护的英国公府。
  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身家前途早已经和英国公府绑得紧紧的,所以当张軏被抓之后,他们努力替张軏脱罪辩解。
  但那是因为,张軏的存在,能够凝聚英国公府的力量,帮助他们每个人在官场上走的更远。
  可是,张軏被定罪了。
  不管是所谓的八议,还是搬出父兄的功绩,张軏最终能够争取的,都只有轻判而已。
  所谓轻判,只是相对死刑而言,最好的结果,也是流放戍边。
  这个结果,对于英国公府来说,其实跟死了没什么区别。
  甚至于,犯下这样的罪孽,张軏活着还不如死了。
  他活着一天,就会有人拿他的罪行来攻讦英国公府,相对于活着,这种败坏门庭的人,一死了之,才是维护英国公府声誉的最好办法。
  而对于这些勋臣武将来说,他们背靠的英国公府的声誉,当然比张軏的生死更重要的多。
  所以,早朝之上,只有被兄弟情义蒙了眼,拎不清的张輗,以及推脱不过,看着亲家情面不得不出手的朱谦,还在执着的想要保张軏的命。
  可实际上,即便是朱谦,很显然也不是那么情愿,不然的话,他也不会那么轻易的被金濂驳退,一句话都没有多说。
  从廷鞠上被定罪那一刻起,张軏,就注定要被整个英国公府一系给放弃了!
  这番道理,焦敬相信,作为世家出身的张輗不会不清楚。
  但是,看他现在的神态,却明显因此而感到愤恨不平。
  心中叹了口气,焦敬感觉自己对张輗又了解的透彻了几分。
  这或许也是张辅当年,没有把英国公府交给张輗的原因吧。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