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小说网 > 玄幻 >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 第727章 崇祯的三句话
  “这就到通州了?似乎才刚上车,就到通州了?”
  “也就半个辰不到,就到了通州,这家伙可比马车快多了。”
  “马车?纵然是骑马也不过如此,这火车跑起来的确是快。”
  在场的几十个阁部重臣就跟没见过世面的乡下土包子似的,交口称赞。
  翁之礼得意的说道:“这只是试行,后面各种条件成熟之后还会提速,最终车速极有可能超过一个时辰二百里!”
  重臣们闻此又是好一阵啧啧惊叹。
  一个时辰二百里,一昼夜岂不是能跑2400里?
  一个昼夜就从京师到留都?比八百里加急都快!
  更让人惊喜的是,坐火车可比骑马要轻松多了。
  这要是骑乘快马,从北京跑到通州就能磨破皮。
  可是坐火车却轻松又悠闲,顺道还与圣上将税法给改了。
  也是到了这时候,张慎言、孟兆祥等文官才真正意识到,大明即将迎来深刻的变化,不光是新税法,不光是思想领域,还有其他很多方面。
  所有的这些方面,都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
  火车到通州之后,崇祯就不让再往南走,而是返回北京。
  因为从北京到通州这五十里的试车就足以证明火车已经没问题。
  至于更远距离更大强度的试车,他这个皇帝就没有必要再参与,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去办,外行尽量别指导内行。
  翁之礼却挺懂事,笑着请旨道:“圣上可否给予此车头题字命名?”
  “可以,拿纸笔。”崇祯闻言也来了兴致,待翁之礼铺好了纸张,提笔就在纸上写下了日月号仨字,大明的第一款机车就叫日月号吧。
  ……
  火车回到北京站,大臣们各自回衙去办公。
  便是马鸣騄和内务府诸科的给事中也散去。
  崇祯也在朱慈烺、卢九德及一个禁卫营的簇拥下回到了万寿宫。
  在万寿宫见到了久违的冉三娘还有朱锦绣,朱锦绣见到崇祯时,神情有些惴惴不安,冉三娘让她喊崇祯父皇,她却躲到了母妃的身后。
  崇祯便叹了口气,这是不认识他这个亲爹了。
  只不过问题不大,小孩子,多相处几天就好了。
  朱慈烺准备告辞离开之时,却又被崇祯给叫住了。
  “烺儿,你先别急着回府,再去一趟北京国子监,你告诉王家彦还有金铉,就说明天上午朕要去国子监视察。”
  “父皇的意思是,让王家彦和金铉准备好迎驾?”
  “恰恰相反,他们如果大肆铺张的搞迎驾仪式,朕就立刻撤换了他们二人,因为只会揣摩上意的国子监祭酒以及监正,教不出合格的学生。”
  朱慈烺闻言顿时神情一凝,父皇又要面授机宜了。
  “烺儿你记住喽,再好的国策也需要有人去执行。”
  “就说今天议定的新税法,如果交由现在的官员去执行,一样会劳民伤财,没准还会加重百姓负担,因为这些贪官污吏不会轻易吐出吃进嘴的好处。”
  “所以,北京国子监的祭酒以及监正的人选就尤为重要。”
  “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没有合格的祭酒和监正,国子监就不会有好的学风,没有好的学风,国子监就培养不出合格的学生,将来也就成为不了合格的地方官,那么大明的官场就永远都不可能变得风清气正,明白吗?”
  “儿臣明白了。”朱慈烺肃然道。
  “儿臣这便去国子监。”
  ……
  王家彦和金铉都没有去参加火车的试车。
  翁之礼是下了请柬的,内阁也下了通告,但是王家彦还有金铉都没有理会,因为北京国子监的事情太多,走不开。
  王家彦两人在忙什么?
  正在忙着分班排课程。
  北监一期招了将近一万名生员。
  这么多学生,肯定不可能挤在一起上课。
  除了要分班,还有教材的选择以及课程的安排也极为重要,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崇祯钦定的社会实践课。
  因为太忙了,就只有王家彦接待朱慈烺。
  王家彦送走朱慈烺回到值房时已是深夜,不过仍然还有十几个司业、教授跟着金铉留在值房中商量社会实践课应该去哪里。
  金铉便问道:“开美兄,太子来北监何事?”
  “没什么。”王家彦道,“说是圣上明天要来北监视察。”
  “啊?这可是大事。”一个司业闻言惊道,“我们需得赶紧准备一番,地面需要洒扫,窗户需要用窗纸进行湖表,还有各个教室的桌椅必须擦干净,须一尘不染,最好是连夜在大门口搭一座彩楼,再然后……”
  “是不是还要请个戏班子唱戏?”金铉语含讥讽的道。
  那个司业却没有听出来,勐的一拍手说道:“监正大人这个主意好,宣教科的一个国难戏班正好就在北京演出,下官连夜过去找他们……”
  “够了!”金铉忍无可忍,厉声训斥道,“杨司业,你是不是没事干?”
  “呃啊?”杨姓司业明显还没能转过弯,茫然道,“下官这一堆事呢,何谓没事干?”
  “那还不去忙你的?”金铉怒道,“净在这里整这些有的没的,今后多把你的心思花在传道授业解惑上,少琢磨些表面文章。”
  “表面文章?”杨司业道,“迎驾乃大事……”
  “何谓大事?”王家彦道,“尔身为国子监司业,将学生教好就是最大的事,其他的事不用你过多考虑。”
  又有教授善意提醒:“禀祭酒大人,迎驾仪式还是应该搞一个。”
  “迎驾仪式当然要。”王家彦说道,“待明日上值,本官与金监会在大门迎驾,至于尔等只管做好本职工作即可。”
  “啊?这也未免太简陋了。”
  其他的司业、教授也纷纷提出质疑。
  “行了,现在继续讨论社会实践课应该去往何处?”
  王家彦有些不耐烦的说道:“河南与辽东各有所长,河南遭受兵灾最为严重,更能体验百姓之疾苦,辽东则路途遥远,更能锻炼学生体魄意志。”
  话音才刚落,金铉接着说:“下官以为河南要去,辽东也要去,江南更要去,北监学生入学的第一年就不该坐在课堂,而应该走遍全国河山!思白公尝与人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本官以为说得很在道理。”
  有司业提出质疑道:“不在课堂如何传道授业解惑?”
  “行路途中一样可以传道授业解惑,其效果说不定反而会更好。”金铉说道,“孟子曰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背完一大段,金铉复又说道:“本官以为锻炼北监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培养清廉自守的道德情操,比授业更重要。”
  “本官赞同,就按你说的这个法子。”
  王家彦一锤定音,北监第一年的课业就这样定下来。
  顿了顿,王家彦又对一众司业、教授说道:“时间也是不早了,你们赶紧各自回家收拾一下,明天下午就走,第一站先到八里桥看铁路钢架桥,晚上就宿营在八里桥南,所以大家须带好帐篷以及卧具。”
  “啊?明天就走?”
  “这也太仓促了吧?”
  “是啊,什么准备都没有做。”
  一众司业、教授被搞了一个措手不及。
  要不是看在这份职业能领取一份高薪,怕是当场就有人辞职。
  “这不是让你们回去准备么?”金铉不耐烦的说道,“不就是出个远门,带上帐蓬还有卧具就足够了,难不成还想把家也搬过去?”
  众司业和教授唯唯喏喏,只有一个司业壮着胆子问:“圣上不是明天要来?”
  “所以才下午走吧。”王家彦道,“要不是明天上午圣上要过来,上午就走。”
  那个司业便也不敢吱声,心下却忖道,祭酒大人还有监正大人如此慢待圣上,可千万不要触怒天颜,连累了北监的全体师生才好。
  ……
  然而这个司业的担心完根本是多余的。
  第二天一大早,崇祯来到北京国子监,看到仅仅只有王家彦和金铉两个人在北监大门口迎接自己时,崇祯立刻笑了,要的就是这。
  面对聚集在操场上的一万多个国子生,崇祯只是简单的说了三句,并让王家彦挑选出百多个大嗓门的学生传遍全场。
  “初次见面,朕有三句话要送给你们。”
  “朕要说的第一句话是,别学那些官面文章,坚决杜绝形式主义!”
  “比如说大张旗鼓迎来送往,比如说铺张浪费三请四晏,又比如说那些拖沓冗长且毫无意义的礼仪会议,一概都不要学。”
  “这点,王祭酒和金监正就做得很好。”
  “朕要说的第二句话是,不要想着揣摩上意,多把心思用在百姓身上。”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百姓才是天,你们的心里要装着百姓,你们要真正做到为百姓办实事,而不是想着如何讨好上官,如何敛聚民脂民膏。”
  “朕要说的第三句话是,一定要爱国!大明就是我们的祖国,生于斯、长于斯将来也会葬于斯的祖国!爱国就如同爱自己的母亲,不需要任何附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