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小说网 > 历史 > 穿越女的科举拜官路 > 穿越女的科举拜官路 第64节
  许清元搁置下笔,换了身见客的衣裳, 慢条斯理地走去见张登。
  刚进院子,她远远地就看见张登正急得在厅中团团转,根本静坐不下。他转过身来发现许清元已经出现, 忙急走几步出了会客厅下台阶,在院子当中间等守着人。两人距离越来越近, 他拉住许清元,哭丧着一张脸乞求道:“请大人救命!”
  话是这么说, 但张登觑着许清元冰冷的脸色还是有些心虚。
  只见许清元抽出衣袖, 一个跨步从他的身侧走过,根本没有停留搭话的意思。张登讪讪地跟着她走回厅中, 随其坐下。坐在上首的许清元这才道:“世子今日突然造访, 所为何事?方才您说让我救命?我不过一介小小翰林, 一不是断案的狱官,二不是生杀予夺的神仙,何出此言?”
  张登明白她这是在生气,他豁着脸面过来找人,自然也预测到对方不会是什么好脸色, 可他现在是爬上了老虎背,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非来不可。
  “许大人, 老师, 您就别装糊涂了,这件事是我做的不对,我愿意亲自登门向丁大人致歉,求求您,求求您劝她放我一马吧!”张登见事情难说通,咬着牙起身跪在地上恳求道。
  上首的许清元像是终于憋不住气般怒道:“别叫我老师,虽然我与世子有过一点点师生香火之情,可传出去让人知道我教了半天居然只教出这么一个登徒子,实在于名声有损。世子请走吧,我没什么能帮你的。”
  这会儿张登才不傻呢,他知道许要么就不见他,既然许清元把他放进家中还亲自接待,那就证明对方并不是真的打算甩手不管,自己还得再使使劲儿。
  他流出几滴惨愁的泪,继续哭求:“一日为师,终身为师,学生真的知道错了,求老师看在师生情分上拉我一把吧。”
  许清元长叹一声,仰头看着屋梁,眼眶泛着红色:“今日早晨有多少官员弹劾你,你知不知道?其中御史中丞邓大人和宁大人,她们两个一个是昔日的宫中女官,一个是宁中书的爱女,都十分得皇上看重,她们将你批的鲜血淋漓,皇上又想保住你,已经气的差点晕死过去,只好匆匆退朝。好在黄老尚书身感风寒未能上朝,不然你以为在他的施压之下,今天你还能安稳坐在这里?”
  张登没反应过来黄老尚书根本不会替女官出头这一层,他只知道皇帝与尚书不合已久,皇帝是看重自己的,那黄老尚书必定会从中使坏,更遑论之前他还与黄嘉年有过龃龉,对方肯定不会放过自己。
  “女官是皇帝一手力推施行的制度,一直备受百官非议。你是皇上推重的人,如今反倒是你先做出侮辱女官的事情,皇上如果不拿你立威,自打其脸不说,也会寒了众多女官的心。如果皇上狠狠惩处你,那世子觉得,你以后还能继续留在京城吗?”许清元的话向他揭示了本案更深层的矛盾之处,张登脸色煞白,他这才明白其中的关键。
  “是我混蛋,我愿意给丁大人奉上黄金百两,只求她能大人有大量,放我一马!”宗室那么多,张登实在害怕。皇帝为了他的未来铺路动摇女官制度?这其中的可能性他实在不敢去赌。
  “学生知道您跟丁大人关系好,求老师从中说项一二,学生感激不尽!”张登奉上早就准备好的礼单一张,算是对许清元的酬谢。
  许清元摆摆手,连看都没看:“拿走拿走,这件事我会帮你说说的,但成不成没法保证,我尽力而为,你自求多福吧。来人,送客!”
  此话一出,张登脸上松快许多,他要哭不笑的连连道着谢离开,而礼单也被他特意留在了桌上。
  看着对方消失的人影,许清元走到方才他的位置上,拿起礼单细看完,用两指关节轻敲两下:“百两黄金,再加上这些东西,看来承乡侯没少搜刮啊。”
  丁依霜只在家中休息了一天,次日,她不顾家中下人劝阻,一早穿好官服前去水部司上值。
  因为这件大事的当事人之一是工部的官员,所以这两天工部上下全是对此事的议论。不过这种事,好说不好听的,也没人好意思直接上门慰问,搞不好人家还以为他们在看笑话,故而所有人都选择了最好的的应对方法——不管闹得多大,明面上就当作不知道此事。
  然而令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丁依霜居然来了衙门。
  她的脸色苍白嘴唇没有血色,脸上还有未消退的红色印记,看起来憔悴之极。众人安慰也不是,不安慰也不是,皆是坐立难安。
  丁依霜坐到座位上开始处理公务,这么大半天过去后,水部司郎中沈大人走过来,面色和善地把她叫去谈话。大领导亲自来请,丁依霜自然不能驳他,沈大人在稍微关心她几句之后,说是照顾她的情况,要给她放几天假。
  “大人,下官只是外伤而已,近日雨水多,各地运河、河流频出事故,司内事务繁多,下官怎可偷懒。”丁依霜没有答应,她之所以在这个时候还赶回来工作,奔的就是广而告之目的。
  如果她躲在家中死熬过去这一阵的风头,大家一定会逐渐忘记这件事,人家看当事人避忌,说不准会按照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方案处置。
  会试失火,为了平息对于女子科举制度的议论苛责,许清元带领她们做的最主要的事情之一就是安抚那些受难举人的家人。苦主的态度终究是无法忽视的重要因素,她当时就牢牢记在心中,现在蒙受如此大辱,她也不会轻易放过对方,所以,尽自己所能的展露自己受到的不公和伤害也是她的有力武器之一。
  见丁依霜油盐不进,沈大人的语气变得烦躁又阴沉:“你怎么听不懂呢?在这个风口浪尖上在外行走你是想干什么?”
  或许觉得话有些重,他又缓和下语气,语重心长地说:“本官这都是为了你好,好好在家休息几天,等风头过去了再来也一样。”
  良久后,丁依霜低头应下,转身离开。
  沈大人未必是站在这件事情当中的任何一方那边,但他作为丁依霜的上峰,确确实实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掌管人身上,他现在只想息事宁人。
  等在她家附近的许清元见到她回来,将张登拜访求见的事简单说明:“我会稳住他,让他以为可以从我这边获取转机,趁这个空当,我们可以继续实施原来的计划。”
  说完,许清元看着丁依霜郁郁的脸色,问道:“怎么?是在衙门上遇见什么事了吗?”
  “上峰根本不让我再去上值,明明错的又不是我,为什么流言都在议论我为何那么晚去酒楼,为什么要让我在家关紧闭。”说着说着,丁依霜的眼泪夺眶而出,她抬起手粗暴地擦去断了线似的泪珠,怒骂道,“这帮伪君子!”
  许清元默默握住她的手,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彼时的乔香梨。如果不是当初她愤然跳河来以死明志,恐怕多的是流言会将大半过错自觉转移到她的头上。
  思及此时,许清元突然想到了一个更加狠的招数,不过狠也是双向的,此举可谓是鱼死网破,不死不休的法子,若还无法达成目的,丁依霜也就没有了转圜的余地。
  但她觉得此举或许可行。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这是一年当中天气最舒服的时候之一,躲过暑热,百姓们也喜欢抽空出来逛逛,通临街上自然是热闹非凡,可那边的铺子价钱甚贵,不是一般民众能消费的起的,最受众人喜爱的还是天桥上的地摊。
  一个姑娘借着出来打油的功夫游览着,哪怕身上没有一个铜板也很开心。她蹲在一个卖花样子的摊子前仔细观看记忆,想要回家后照样子描摹出一个来,摊主见她挡在这里的时间太久却一直不肯花钱购买,脸上不太高兴。
  姑娘有些不好意思地站起身,准备下桥回家做饭,她看着远处另一座游人较为稀少的桥边站着一位身穿官服的女大人,心下生出些敬畏和羡慕:要是她家富裕的话,说不定自己也可以跟弟弟一起去念书呢。
  只可惜目前家财微薄,仅有的一点积蓄还要留着给弟弟娶亲花用,自己只好跟着偶尔回家的弟弟学习写字,不过弟弟总是骂她笨,每次都闹得不欢而散。
  她默默地想:等转过年来,她一定要求母亲允许自己去纺业厂中做活,那边都是女工,有很多跟她年纪相仿的姑娘,工厂每月按时发放工钱,从不拖欠。得让母亲知晓,现在跟以前可不一样了,女子整天呆在家也不算什么本事,能有谋生的手段才叫本事呢。
  到时候她有了工钱,可以自己买书看。以后无论是呆在家中还是嫁去夫家,腰杆子都会硬起来,看弟弟还敢不敢再整天说她笨。
  想着那些舒爽的画面,她准备再最后偷看女大人两眼然后赶回家中,可就这么几眼的功夫,那边的女大人突然手脚并用地爬过桥栏,从上面一跃而下。
  作者有话说:
  第105章
  丁依霜跳湖的消息不胫而走, 女官们已是出离愤怒,在群情激愤的女官们面前, 其他男性文官也要避其锋芒, 毕竟这回张登着实理亏,没有丝毫可辩驳的余地。
  可令人捉摸不透的是皇帝一直压着没有处理此事,女官们失望透顶, 有那性格刚烈的直接当朝提出辞官,许清元见势头不对,忙与邓如玉和宁晗通气。两人联手压服住底下女官们, 但堵不如疏,大家的情绪需要一个发泄点, 不然实在太伤感情。
  而受到最近流感的影响,黄老尚书虽然卧病在床, 可他的儿子还好好的, 黄嘉年看准时机,站出来奏请皇帝遣返张登回乡, 让承乡侯好好教导儿子礼仪, 省得再惹事端。张登眼下最害怕的惩罚莫过于此, 他心中将黄家更记恨上一分,忙匆匆找到许清元寻求对策。
  “老师怎么没稳住丁大人,如今可怎么是好。”说是找她商量,可说着说着张登话中就带出些抱怨来。
  许清元一脸无奈:“本来我已经把丁主事劝住,只是不知谁指使的让人跑到她面前胡言乱语, 水部司郎中还把她逼回了家,弄得好像是她的过错一般, 她堂堂朝廷命官, 自然受不住气。万幸她被过路人救了回来, 不然你是非走不可。”
  “还能有谁?”张登咬牙切齿地说,“一定是黄嘉年。”
  看着他怒意十足的样子,许清元不露痕迹地浅笑一下。
  虽然远在锡南,承乡侯的消息倒是通达,他爱子心切,连上七封奏疏为张登求情。皇帝在硬撑三天后,实在无法顶着女官和民间的议论一拖再拖,他没有采纳女官们提出的更加严厉的惩处,而是决定下诏将张登送回锡南。
  旨意还没有正式下达,不过中书省已经开始拟旨,毕竟是黄尚书的意见,他们一路大开绿灯,效率更比平常高上一倍。
  然而许清元却隐隐觉得不对劲。作为一个人质,张登当然只有留在京城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皇帝这一手不是把到嘴的肥肉又送回去了吗?
  她抽出抽屉,看着蒋怀玉寄过来的信件,又默默塞了回去。她觉得现在或许不是最好的出手时机。
  没等她再去探听一下消息的时候,张登大病卧床在家,据说病情十分严重。从承乡侯府上送去丁依霜的大礼怎么送出去的就是怎么被退回来的,丁依霜丝毫不肯让步的态度彻底堵死了张登想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希望。张登的病虽然是真病,不过却是故意受寒所致,他妄图以这种方式博取皇帝的怜心,或者拖延惩处旨意的下达时间,希望事情能够出现转机。
  但令他绝望的是诏书并未因此有所迟缓,他身体发寒颤抖不止,心却像被架在火上烤一般,病情愈发加重。2
  许清元照常去宫中教课,公主倒是勤奋起来,即便挺着肚子还是日日不落地前来听课,虽然因为特殊时期有些嗜睡,但却尽力地完成了许清元布置的许多课业。张闻庭一如既往地异常勤奋,仿佛不知道疲倦似的,从来没有走过神,他对于许清元提出的超过这个时代的法律学说更是十分感兴趣。
  不过当许清元讲到程序法理论的时候,张闻庭却学的很不好:“既然已经得到足以定案的证据,为何还要排除?如此岂不是白白放过罪人吗?”
  “但你口中足以定案的证据可能是屈打成招,万一它是假的,那就会冤枉一个好人。”许清元耐心解释。
  然而对方似乎还是不理解:“就如方才您说的那个案子里一样,有人亲眼看见凶手拿着刀,伤者倒在地上一动不动,凶手自己也承认杀人罪行,难道仅仅凭借官衙用过刑,就要判定此人无罪吗?”
  许清元见他钻进了牛角尖,转头问清珑公主:“公主您怎么看?”
  清珑用笔杆抵着脑袋,只略思考片刻就道:“或许他只是碰巧路过,是第一个发现尸体的人,他好心想要探查情况,结果被人撞见产生误会,最后屈打成招?”
  没等许清元开口,张闻庭忍不住反驳道:“不对,百姓遇见这种情况应当及时报官,怎么会留在那种是非之地?”
  公主显然一时之间也没有想到更好的反击之语,但她只凭着直觉说:“万一真的是冤枉的呢?他也有一家老小,仓促定罪,可叫他家里人怎么活?”
  “公主,臣与您现在议论的并不是他的家庭问题,只是就丽嘉案论案而已。”张闻庭觉得公主有些跑题,他出言提醒。
  “好了。”眼看两人说的越来越激烈,许清元打断道,“你们说的都有各自的道理,这其中也许涉及到一定的裁量自由,没有标准的答案,咱们看下面吧。”
  “老师,”张闻庭却是个打破砂锅问到底性子,他好奇问:“那您是怎么认为的?”
  “你们方才争论半天,谁也没有真正说服谁,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不确定的,所以要我来说,在没有任何其他证据的情况下,我会放嫌疑人无罪。”
  “为何?”张闻庭继续追问。
  “疑罪从无。”
  这短短的四个字被清珑公主和张闻庭反复在口中嚼过几遍,公主觉得自己的看法得到许清元的支持,十分开心,而张闻庭还在那边参悟不停,一脸纠结。
  下午出宫门的时候,许清元正好遇到一个大内官捧着一封奏折急匆匆地往御书房走去,王内官对那人恭敬行礼,等人远去后才直起身来,他若有所思地跟许清元介绍:“那是马内官,专门负责传递外地官员上疏的奏折。”
  “不知道是哪位大人的奏疏。”许清元自言自语的说。
  王内官听了,展颜笑道:“说不定是哪位侯爷呢?比方说远在南边那位最近可不少上书。”
  若认真算起时间来,按照中书省的流程,这两天诏书应该就快要下达了,就算方才真的是承乡侯的奏折,是不是也有些为时已晚?
  谁知本来以为已经板上钉钉的事情竟然真的出现了转机。昨日承乡侯奏请皇上说南面近几年太平不少,请求皇上缩减锡南兵力减少军费,还愿意将手中部分兵力交给县尉。
  皇帝龙心大悦,再也没有提起过什么将张登送回锡南的话,那本该下达的诏书不翼而飞,张登人虽然成功留在京城,但他所行之事实在太混账,丁依霜无辜受屈,从皇帝到工部、水部司,层层抚慰,但这些都远远比不上接下来丁依霜自己动手实惩来的解气。
  大病初愈的张登罚跪在丁依霜面前磕头谢罪,生生挨她十个巴掌,既不能还手也不许躲闪,这也是皇帝下达的旨意。张登想到父亲为让自己留在京城已经付出了牺牲兵权的代价,他除竭力忍耐外实在别无他法。
  丁依霜在家中养了这些日子,十指不沾阳春水,指甲留的不短,她那几巴掌打的巧,在对方脸上留下了五道鲜红刮痕,张登躲在家中一连十几天都不敢出门。
  后来许清元回过神想明白了皇帝的筹算,忍不住佩服他心博弈的手段。皇帝当然不想把人质送回锡南,但越是不想,他越要做出在衡量过各种处罚后果后,综合考量选择了最轻的一种的假象,让承乡侯判断皇上对张登还是怜惜疼爱的,而且皇帝果断放人的举动也消除了他心中最后一丝怀疑,为保住更大的利益,承乡侯衡量再三,最后还是不得不冒险献上部分兵权换取皇帝对自己儿子更加坚定的支持。
  丁依霜拍着手掌向她们描绘当日张登窝囊狼狈的情形,笑得前仰后合,一改之前的沉闷:“你们不知道,他还暗中瞪我呢,咬牙切齿的样子,似乎很不服气。作为报答,我自然是更加狠狠地扇了他一巴掌。”
  许清元笑过后问:“你气出完了?”
  “马马虎虎吧,没让他蹲大狱算是便宜他,要是能让他再叫我几声‘姑奶奶,小的知错’,就没什么不顺气的了。”丁依霜煞有介事地说。
  “你要是愿意听我一句劝,就找个机会寻个外放吧。”许清元跟她分析,“不管是利用也好,还是真有让他接任的意思,接下来一阵子皇帝不但不会动他,为了安抚忍痛割肉的承乡侯,甚至可能会加倍看重他,我劝你不要跟他正面交锋,等过几年再回来也不迟。”
  丁依霜面露思索:“你肯定?”
  许清元点点头:“不说十分准,也有七八分。什么叫打一个巴掌给一个甜枣,他可是最会玩弄权术的人。”
  “看来我还真得出去避避风头。”丁依霜赞同,“正好经此一事上峰也烦了我这个搅事精,前儿我就听说要把我给派出去,看来是歪打正着。”
  “也好。”许清元放下心,两人就此分别,没过多久,丁依霜果然被派去了地方任上,许清元等女官为她送行自不必提。
  不要以为张登办下这种混事,名声应该一落千丈,正因为他如此行径都被皇上给保下来,看好他的人更多了,而这一现象在皇帝冬天生病期间,多次让张登代为传旨之时达到了顶峰。
  许清元的课堂上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过张登的身影,她逐渐变成公主和张闻庭的专属老师。
  虽然今年冬天比去年气温暖和一些,但最冷的时候也冻死过不少人,尤其今岁流感频发,有的人往往是第一轮还没好彻底,又着上了下一轮。
  许清元身体还好,只感染过一次风寒,然而黄老尚书就是不幸的那个,虽然之前看起来他的精神头非常充足,可毕竟是年过七旬的人,这么几场风寒折腾下来,人肉眼可见地消瘦下来,还留下了严重的咳疾,许清元不止一次见到他极力压抑着咳嗽的冲动,或者一手撑在墙边,另一只手捂着嘴狠咳不止。
  她不禁恶意地猜测其中是否有被承乡侯气得不轻的缘故。当时黄老尚书想借机把张登从皇帝手中解救出去,但没想到经过许清元平日里的灌输洗脑,张登根本将黄老尚书的反应当作反向指路明灯,根本没想过他的奏请或许也是一种警示。承乡侯虽然聪明,但都是些粗人的小聪明,他既玩不过皇帝,还过于贪得无厌,即便最后没有落得一个好下场也只能怪自己。
  正如她所预料的那样,皇帝对于张登的特殊对待已经不再是暗地里的,张登更是没城府的人,得势便张狂,他拿着鸡毛当令箭,对黄尚书一家多次发难,要说多大的刁难他倒没那个本事,小动作可是不断,可怜黄老尚书一大把年纪的人无论出于哪方面的因素还得对他多处避让,真是荒唐又可笑。
  转过年来,许清元抽出一天开春后天气晴好的时候,去了陵水庵一趟。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石始盛开。陵水庵的桃花像是照应这首词一般开的灿烂明媚,许多京城富户带着家人过来上香顺便欣赏美景。脱雪捧着脸仰着头在桃花树下转圈,赞叹不已,许清元嘱咐她在这边等着,自己往庵中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