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小说网 > 科幻 > 大明镇海王 > 第441章,皇帝都吃惊了
  京城,一匹快马以极快的速度从最中心的朱雀街道朝着皇宫这边急速的飞奔而去,这一次不是边关的战报,而是来自天津的喜报。
  皇宫崭新的乾清宫内,弘治皇帝的书房当中,弘治皇帝正和几个大臣商量着军制改革的事情。
  军制改革是一件大事,尽管已经敲定了按照英国公张懋提交的方案来进行改革,但是这种涉及到军队的重大军国大事,绝对不能急匆匆的就立即全部推行,各个方面的细节等等也是需要经过再三的商讨和研究。
  接着就是现行进行试点,试点效果明显之后,再来进行全国范围内的推广,这也是刘晋给张懋这边出的意见。
  这样的一种方式在后世那是早就已经用烂了,先试行,看看效果,效果行,那就再大规模的推广,如此一来就可以试行稳定的过度,如果有问题,也能够及时的收手。
  “陛下,臣的意见是我们可以暂时先在北直隶这里试行,先建立一座军校,看看效果再来决定是否大规模的推广。”
  张懋对着弘治皇帝和众大臣说道。
  “嗯,这倒是一个好办法~”
  弘治皇帝点点头表示了支持,至于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人也是微微点头,怕就怕那种一刀切的事情,一下子就要在整个大明全面推广新制,这样就很容易出问题。
  这种试点的方式,倒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先看看效果,效果好再来慢慢的推广。
  弘治皇帝一直犹豫不决的地方,那就是这军制改革之后,军费开支要从皇帝的内帑出,这是他最犹豫的地方。
  军费开支不是小数目,特别是军制改革之后,大明的军队要完全脱离生产,一年几十万大军完全脱离生产,纯粹的进行消耗,这全部算到皇帝的头上,这开支就会非常恐怖,远比现在的军户制度要多很多、很多。
  虽然现在弘治皇帝是有钱,投资的诸多产业在源源不断的为他赚钱,但是谁知道这能不能长久,谁知道将来会不会发生一些巨变?
  他犹豫不决,这也是军制改革一直都还没有开始的原因。
  经过这段时间以来的商讨,方案都已经弄的很详细了,各个方面的细节也都已经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现在张懋提议说先进行试点,这就很符合弘治皇帝的心意了,试点就意味着先不用大规模的推广,先建一支军,建一座军校试试看,也花不了多少银子。
  这一点银子,弘治皇帝还是舍得的,砸个百万两银子下去,他弘治皇帝也是眼睛都不眨一下的。
  “你们怎么看呢?”
  弘治皇帝想了想对着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人问道。
  “臣以为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先行试点,看看效果。”
  刘健点点头也是表示了支持,军制改革势在必行,军户制度也确实是烂透了,这个义务兵役制度到底行不行,先试一试就知道了。
  “臣也觉得可以~”
  李东阳和谢迁也是同样的回答。
  “既然大家都觉得可以,那就先在北直隶这里试试看,建一座军校看看情况。”
  弘治皇帝见几个重要的大臣都没有意见,也是拍板敲定了这事。
  这时,一个小黄门急匆匆的来到了门外,萧敬连忙过去,很快就拖着一个托盘满脸笑容的说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船队从黄金洲回来了,不仅仅带回来了几种高产的农作物,而且还带回来了价值三千万两白银的金银。”
  萧敬的话非常清晰的传递到了在场每一个人的耳朵当中。
  众人互相对视一眼,都觉得是不是自己的耳朵听错了。
  “你是说三千万两?”
  张懋对着萧敬问道。
  “对,价值三千万两白银的金银,其中有一百万两黄金,两千万两白银,算起来总共价值三千万两。”
  萧敬连忙再次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说道。
  “百万两黄金?”
  “两千万两白银?”
  众人一听,顿时一个个都瞪大了自己的嘴巴,即便是弘治皇帝,也瞪大了自己的眼睛,这个数字实在是太庞大了,以至于大家都难以置信,根本就不相信。
  “这个数字没错吗?”
  弘治皇帝有些傻眼了,再次问道。
  “回陛下,数字不会错,整个天津港口这里有上万人现场看到了,一点、一点过称称出来的,绝对不会出错的。”
  萧敬再次肯定的说道。
  “三千万两~”
  张懋忍不住叹道,他张懋现在也算是新兴的资本家了,有钱的很,可是听到这三千万两的数字,依然无法淡定。
  不仅仅是张懋,刘健、谢迁、李东阳三人同样无法淡定,一个个都傻眼了,张大了自己的嘴巴,要不是再三确认,确定这不是开玩笑,他们真的是不敢相信这个数字的。
  “哈哈~”
  弘治皇帝顿时忍不住高兴的笑了起来,当初仅仅只是想着派人去黄金洲这边带回刘晋所说的几种高产农作物,谁知道竟然还带回来如此庞大的一笔财富。
  按照当初的约定,弘治皇帝和杜明恩各占三成,刘晋占两成,剩下的两成归船队的船员们共享,这算下来,他弘治皇帝可以分到九百万两银子。
  原先的时候还觉得这军制改革很耗银子,现在好了,这船队一回来,一下子给弘治皇帝带回来九百万两银子,有了这笔庞大的银子,整个大明推行新军制都没有任何的问题了。
  “那个高产农作物呢,拿过来给朕看看~”
  高兴过后,弘治皇帝这才想起来最重要的东西并不是这些银子,而是刘晋所说的几种高产的农作物。
  银子虽然是财富,但不能吃不能和的。
  身为皇帝,又有自己的庞大产业,他最不差的是银子。
  对于他来说,真正的最重要的还是几种高产的农作物,有了这高产的农作物,大明的老百姓就不会挨饿,老百姓只要不挨饿,那么老朱家的位置就很稳,这江山就可以一代代传下去。
  这比什么都重要,老百姓吃饭的事情最重要。
  “陛下,这就是他黄金洲这边的几种高产农作物,这个是玉米,这个是番薯,这个是土豆~”
  萧敬连忙将托盘里面的东西呈到弘治皇帝的面前,值了指了指里面的东西说道。
  弘治皇帝拿起玉米,仔细的看了看,接着又拿起番薯和土豆仔细的看起来,这东西,确实不是大明这边的。
  刘健、李东阳、谢迁、张懋四人也是好奇的看了起来,三样东西都其貌不扬,丝毫看不出来是能够亩产几十石的高产农作物。
  “这三样东西真的能够亩产几十石?”
  “也不知道味道如何,能不能充饥~”
  弘治皇帝仔细的看了看说道。
  “陛下,我已经吩咐御膳房这边在做了,很快陛下您就可以尝一尝这黄金洲高产农作物的味道了。”
  萧敬笑着说道。
  “胡闹,这是船队好不容易从黄金洲带回来的良种,怎么可以现在就吃了。”
  弘治皇帝一听,顿时就厉声的说道。
  “陛下请放心,船队带回来的种子足够多,陛下尝一尝完全没有任何的问题,十艘大船出去,一艘没少的全回来了。”
  萧敬说道。
  “这样啊,那就尝一尝、大家都尝一尝看。”
  “这几样东西要真是能够亩产几十石,那我大明就再无饥荒了,这可比那三千万两白银重要多了。”
  弘治皇帝一听,这才放下心来,接着对着身边的几个大臣说道。
  “如果真的可以亩产几十石,那我大明就真的再无饥荒了,这绝对是值得庆贺的大事。”
  刘健郑重的点点头说道。
  “嗯,那是必须的,传旨,朕要在金銮殿亲自封赏他们。”
  弘治皇帝不是小气的人,遇到这样的大事,毫无疑问那是必须要好好的封赏的,带回来了三千万两银子的庞大财富,还带回来了几种高产的农作物,这绝对是大喜事,封赏那是必须的。
  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人彼此互相看了看,谁都没有反对,这样的大事情,那值得普天同庆的大事,弘治皇帝怎么封赏都不过分。
  很快,御膳房这边的厨师就简单的将玉米、土豆、番薯给煮熟了就送到了弘治皇帝的书房这里。
  “嗯~这个玉米还挺香的。”
  弘治皇帝闻着玉米的香味,整个人都忍不住笑着说道:“来,来,大家都尝一尝,我们差不多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了。”
  刘健、张懋几人也是没有客气,各自也是开始试吃起来。
  这东西,早就已经有人试吃过来,确定没毒才能够送到弘治皇帝这里来。
  “嗯,这个玉米味道还真是挺不错的。”
  仅仅只是尝一口,弘治皇帝就忍不住笑着说道。
  “这个番薯也是很甘甜,味道还是不错的。”
  刘健吃的番薯,也是笑着点点头说道。
  “这个土豆也不错,和米饭差不多,很适合用来配其它的菜一起吃。”
  【看书福利】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每天看书抽现金/点币!
  李东阳吃的土豆,也是笑着点评道。
  “哈哈,至少来说这味道还是很不错,只要这产量没有问题的话,那我大明就再饥荒了。”
  弘治皇帝今天真的很开心,仅仅只是听一听笑声都可以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