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小说网 > 历史 > 穿书假太子要当真女帝 > 穿书假太子要当真女帝 第45节
  “侯爷,为什么老太爷还没有派人救我们出去,我们要赶紧出去啊。
  在大狱中过的一天一夜,是刘氏这辈子的最大噩梦,她实在是一刻也呆不下去,迫不及待的想脱离这种苦日子。
  不管是处心积虑的巴上赵曾平,还是做下那些丧良心的事,为的都是荣华富贵。
  如今毫无预兆的落得如此境地,刘氏怎么也无法接受这个现实。
  赵曾平一脸憎恨的看着刘氏,一个巴掌毫不留情的扇了过去。
  “都是你这个毒妇害我,要不是你处心积虑要害晋仁,我又怎会落得这境地。”
  被打懵的刘氏反应过来,尖声否认,“我没有,我什么都没有做,侯爷不要冤枉妾身。”
  看着这对据说恩爱有加的夫妻在堂上翻脸,大理寺的这些官吏早习已为常,见惯不怪,随之开始进行例行审问。
  从刘氏当年如何暗害赵曾平的嫡妻开始,逐一进行核审,任那刘氏再怎么百般狡辩与抵赖,也无济于事。
  任他一家子如何哭闹不甘,最后还是狼狈的被押往农场开荒劳动,终其一生,都将注定没有机会享受这京中繁华。
  因赵曾平的自曝,京中上下也在随后得知,皇上确实没有冤枉他们,赵晋仁遇袭一事,确实是他们派人下的手。
  正当外人都在感慨皇上虽然严苛,但也算是念情义,终究还是给赵家做了些遮掩时,正宁帝却在宫中感慨。
  “朕的这颗心,这下总算是彻底踏实了,那赵曾平倒是在最后做了件好事。”
  何殊也没想到那赵曾平的心理素质竟然这么差,不过想想也能理解,活到四十多岁,一直有宠爱他的老爹处处护着,没经历过风吹雨打。
  如今是骤然从高处跌落尘埃,知道自己是因为什么事落得如此下场后,惊慌失措之下,说出什么话都不足为奇。
  更何况别人都已先入主的一致认定,就是赵曾平夫妻派人袭杀赵晋仁。
  在这种情况下,赵曾平肯定以为是哪个环节有错漏,让朝廷找到证据,才会直接这么对他,也就没了抵赖的心思,只想推脱。
  “我早说过,这两口子绝对不冤,父皇却总过不去自己心里的那道坎,这道德感也太强了点。”
  正宁帝长吁了一口气道,“毕竟是拿着那么一份资料对付老舅舅,这压力才会格外大些。”
  何殊则是一点都不同情那位老舅爷。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您看,他都干了些什么事,将一个小小年龄就敢心狠手辣的陷害别人,因此而被退了亲的庶女,送给你做侧妃,差点害惨了我们。”
  想起三公主的母亲当年死得不明不白的事,以及太子当年差点被其算计的事,正宁帝的脸色也黑了下来。
  这些都是赵家一些老人为将功赎罪,最近才曝出来的事。
  此前虽觉他那表妹的死是咎由自取,所以在他登基后,没有按例给其进行追封。
  但对老舅舅,正宁帝难免会心怀一些愧意,毕竟人家好好的女儿嫁他为妾室,却英年早逝。
  当年忙着苟命的正宁帝只听说表妹在嫁他为妾之前,被人退亲的事,但他并不知道这里面竟然还有这种内情。
  此刻听说此事,有些心灰意冷的说道。
  “也是朕当年太过软弱好欺,才使得这母族都不将朕放在心里,朕与赵家之间的亲戚情分,就到此为止了,那赵晋仁以后如何,全凭功绩论,不必再考虑什么亲戚。”
  何殊心中暗自满意,口中却安抚道。
  “那毕竟是祖母的娘家,能照顾的地方,还要照顾一下的,只是树大难免会有枯枝黄叶,我们帮忙修剪一下,让它可以长得更健康、更茁壮,也算是我们爷俩对祖母的孝心了。”
  这话让正宁帝听得心情舒畅,自傲感油然而生,发自内心的觉得自己做得对,将对赵家的那些复杂情绪彻底放下。
  “对,我们做这些,都是为了能让赵家更好,也是在孝敬你祖母。”
  生母早逝,让他没有机会孝敬,也是正宁帝心中的一个遗憾,有遗憾,就会不经意间移情在与其生母有关的人身上。
  毕竟这是个非常推崇孝道的时代,何殊身为太子,注定不能对这种价值观表现出任何质疑。
  所以她只能通过种方式,不动声色的引导正宁帝放下自己的某些心结。
  要不然,那四公主和赵老侯爷,或者是赵家其他人,还能有机会生事。
  这让何殊觉得自己真是越来越会泡茶了,遥想当年,她明明是个情商不在线的理工直女,这辈子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竟在钻研演技与茶艺的路上越走越远。
  远在临海府的赵晋仁接到自己被封忠实侯的圣旨,知道自己的渣爹和后娘,与他们所生的一对子女,都罢爵、除族,还被送去农场劳作的消息时,京城这边与赵家有关的一切,都已翻页。
  赵晋仁捧着圣旨,感到头上悬着的那把刀,禁锢在他身上的那道无形枷锁,都在此刻消失,情之所致,忍不住对着京城的方向跪下嚎啕大哭。
  在这个孝道大过天的时代,亲娘被继母害死,有冤不得伸张的怨恨,受到继母的迫害,生父不仅袖手旁观,还纵容并帮忙掩护的经历,都让他有苦无处诉。
  之所以能在年纪轻轻,就学得一身本事,除了天赋,还有一个很大原因,就是他专心投入,希望能借助那些排遣心中的无奈与悲伤。
  经历过这次差点身死的袭杀,赵晋仁已经做好自己迟早会死在那些人手中的心理准备,毕竟他这辈子都无法摆脱那些人。
  只是他自己死就死了,那是他的命,让他死不瞑目的是自己妻儿会受自己的连累,无法在他死后摆脱那些人,不知会落得什么凄惨境地。
  却没料到惊喜竟然来得这么突然,皇上竟然亲自出面,将那些人除族,也就是说,他从此再也不用受制于孝道,任其宰割,不得反抗。
  更加让他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是,他的祖父与他的外祖家明知真相,都不敢为他母亲出头,也不许他闹出去的冤案,在时隔多年后,竟由皇上派人调查清楚,将其母亲被害一事公布于众。
  男儿有泪不轻弹,哭尽憋在心中多年的怨愤与惶恐,哭出听说大仇得报的痛快与喜悦,哭出从此不用再与家人受制于人的欣喜后,赵晋仁郑重其事的将圣旨高举过头,对天盟誓。
  “臣赵晋仁,今得圣上再生之恩,定当世代不负陛下厚望,甘愿为陛下、为大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听到传旨的宦官回宫复述当时那让在场之人无不动容的场景,以及赵晋仁所说那番誓言,正宁帝也忍不住眼眶湿润。
  “皇儿说得对,我们确实不能让那些为我们大安尽忠职守的人流汗、流血又流泪。”
  与此同时,除着三公主的伤势逐渐痊愈,大公主与二公主已经打包行礼。
  分别在即,不知下次何时能再重聚的三姐妹都有些伤感,三公主不舍的说道。
  “二姐真的打算接下来就回京吗?”
  二公主语气肯定的回道,“回,肯定要回,我既已嫁人为妻,肯定要多少为夫家考虑一下,回去先将驸马族里好好梳理一番,有问题早点主动坦白处置,就不给父皇与太子弟弟添麻烦了。”
  听到她这话,大公主与三公主不禁失笑,伤感的气氛也因此而消失殆尽。
  二公主知道她们都在笑她什么,不满的提醒大公主。
  “大姐,老三是一个人无事一身轻,管好她自己就行,你的驸马亲族人数也不少,可得小心哪,更别说你还是个老大。”
  大公主有些无语的劝道,“你快冷静冷静吧,哪有这么严重。”
  见对方不听自己的话,二公主不满的警告道。
  “大姐,咱们自己若不早些先下手整顿,若落到咱们的太子弟弟手中,那可就难以善了,弄不好,还容易伤我们与驸马之间的夫妻情分。”
  三公主见状,忍不住插嘴道。
  “二姐,母后亲自上表罢蒋家爵位的事,肯定有我们不知道的内情,父皇出手整治那赵家的事,也是事出有因,你就不要将这些都归到太子身上了,也不用这么紧张。”
  这话让二公主感到有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寂寞与无奈。
  “依我对父皇与母后的了解,他们会做出这种事,根本不合常理,根据我多年来总结的经验看,凡是不合常理的事,往往都与我们的太子弟弟脱不了干系,那就是个因嫉恶如仇而六亲不认的人。”
  听到这话,大公主瞬间收起脸上的轻松笑容,神情严肃,语气严厉的呵斥道。
  “阳平,你怎么可以这么说太子?太子所做的一切,往大了说,是为国为民,往小了说,是为我这们这一大家子,父皇与母后的性格脾气,我们心里都有数,若没有太子小小年龄,就当起这个家,我们姐妹何来今天这舒心日子?”
  年龄大的三姐妹不仅在郡王府经历过穷日子,也曾在宫宴上被人轻视怠慢过,她们都曾切身感受过家里发生的一切变化。
  尤其是他们那对性情柔和,不喜也没有能力与人争抢的父母,是从何时开始逐渐发生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她们的印象都很深刻。
  正因有了那些好的变化,她们才能享有这早年不曾奢望过的尊荣与舒心日子,她们也都知道这些变化来自谁。
  二公主有些焦急的解释道,“大姐,我敢对天保证,我说太子六亲不认,绝对没有任何恶意,正因知道太子的不容易,我才想要回去好好查查驸马的亲族,看他们有没有做出什么恶举,要是有个什么不妥,等到被人告发,岂不是真要让外人觉得父皇与太子六亲不认?”
  大公主闻言,这才脸色稍缓,但还是语气严肃的嘱咐道。
  “所以我才一直提醒你,不要将有些话挂在嘴上,说习惯了,张口就来,不仅容易让人误会你,落人口实,还容易给太子招来非议。”
  刚经历过被误会的遭遇,二公主这次非常认真的回道。
  “大姐您放心,我以后再也不敢了,我心里比谁都清楚,只有太子好,我们姐妹才能好,我们都是依附在太子身上的藤蔓,绝对不能误了他。”
  三公主也在一旁道,“大姐,我觉得二姐的担忧很有道理,随着建言箱已在各地开始安放并宣扬,百姓多了可伸冤的渠道,两位姐夫们的亲族安分守己还好,若真犯下什么事,被人给告到京中,可就不好了。”
  大公主点头,“这次回去后,我会与你大姐夫商量一下,看要怎么做。”
  然后嘱咐二公主道,“老二,这件事就算要做,你也要先与妹夫商量一下,听听他的意见后再行动,不要招呼都不打一声的将事情直接做了,结果却落得个好心办坏事。”
  二公主这次没有反对,她也知道大公主想事做事更为周全。
  “老三,你真的不打算借这次的嘉奖,申请调回京中任职吗?嫁人的事,连父皇都那么表态了,母后肯定也不会再逼你。”
  三公主态度坚定的摇头,“不回,一旦回京,想要再出来,就难了,这样的机会难得,我觉得我还有很多事没做,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学,还是在外面更能锻炼人。”
  第四十六章
  随着建言箱在大安各地安置得越来越多, 距离较近的那些,已经开始发挥作用。
  这为朝廷与地方都增加了不少工作量,但是建言箱所能发挥的作用也是极其明显的,即便让何殊的这个太子当得更累, 她也甘之如饴。
  青山州是首批安置建言箱的区域之一, 随着隐居在那里的杜乐贤因一份建言被朝廷采纳, 得以成功复出,被任命为临海府知府的消息传开,建言箱的安置成功得到许多人的拥护。
  而杜乐贤到临海府后, 在短期内,就因加强临海府的防务工作, 与定海水师通力合作, 立下搞击海寇的大功,得到朝廷嘉奖一事,既让世人感叹朝廷的确做到了唯贤是举,也让许多人暗自羡慕不已。
  尤其是那些因各种原因退出朝堂的人, 朝堂上近些年来, 时有各有种消息传出,只要有心, 都能关注得到。
  从中不难看出,当今皇上登基后,惩贪官污吏,除弊政, 对那些积恶无数的豪门大族也不手软,可谓是让朝堂上下重焕新颜。
  而朝廷近几年制定的种种新政策, 也都是利国利民的大计, 十分难得。
  不管是朝廷不计前嫌的重新启用杜乐贤, 且对其委以重任之举,还是皇上当众表明他将不惜代价保护朝廷重臣的决心,都能让人对这样的朝廷充满希望与向往。
  有心想要复出的人,有些已经开始行动起来,有些人还在犹豫与观望中。
  “逸表哥,皇上既然赦了我们这些人家的罪籍,你也能趁此机会出仕啊,就算不通过建言箱,你也可以继续考科举。”
  身着一身粗布衣服,依旧难掩一身风姿的少年闻言,沉默片刻后,才低声道。
  “你可以试试申请进入军营,我不行,我这身份,太容易让人忌惮,皇上对我们已是格外开恩,我们不能不知足。”
  劝说的少年左书意有些着急的继续劝道。
  “依我看,皇上是个宽容大度的,朝廷已经摆出求贤若渴的姿态,应该不会刻意打压我们这些人,要不然,我也没机会进入武院,更何况,你还是皇上的亲侄子呢,姑父与皇上又没有什么旧怨。”
  何昌逸想了下,还是摇摇头道。
  “我觉得能像现在这样,可以看书学习,还能教书育人,就很好了。”
  眼看再三劝说,都说不动何昌逸,左书意只得失望离开,他是真心为自己的小表哥感到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