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小说网 > 历史 > 北宋大表哥 > 第六百九十三章 报纸的构想
  离京大半年,李璋一行人也终于回到了京城,赵祯也知道李璋这一路辛苦了,所以也没有急着召见他,而李璋也趁着这个机会呆在家里多陪陪家人,只是吕武一群人还没有从燕云回来,但却送回几封信,最后一封是一个月前的,据吕武说他们在那边买座庄子,打算在那边住上一段时间再回京。
  对于吕武他们的决定,李璋也有些无可奈何,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就会变得越发的固执,这点在吕武身上尤其明显,说起来吕武与李太后之间还曾经有过一段感情,可惜天意弄人,使得两人最终还是没能走到一起,否则李璋就得改口称对方为姑丈了。
  三天之后,李璋乘着马车进宫,不过在进宫的路上,他却发现京城有了一些变化,那就是在街道两侧的一些空地上,竟然立起了一些告示牌,上面张贴着一些官府的告示,有些是对犯人的海捕公文,不过更多的则是朝廷新颁布的一些法令解释。
  看着街道两侧这一面面的告示牌,李璋忽然想到后世在某个时期曾经兴盛一时的报栏,这东西与告示牌的功能差不多,只是报栏贴的是报纸,而且为了防止被人拿走,一般报栏都是由正反两面玻璃窗组成,报纸放在玻璃窗里面供人观看,只是后来随着网络的兴起,报纸这种传统媒体就显得落后了,报栏这东西也变得越来越稀少,后来直接成了打广告的地方。
  想到报栏,李璋也就想到了报纸,说起来他早就想把报纸搞出来了,只不过以前他根本顾不上这些,毕竟当时大宋的问题实在太多了,而且报纸这东西的影响力也很大,一个不好可能会成为别有用心者的工具。
  不过现在也的确是时候把报纸搞出来了,毕竟报纸这东西也是开启民智的工具之一,而且随着报纸的推广,也能加快消息的流通,不至于让一部分把握消息的来源,从而鼓动不明真相者闹事,比如前几年南方有人借传教起事,受鼓动的都是那些愚夫愚妇,如果能利用报纸揭穿那些神棍们的手段,就有可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就在李璋考虑着报纸的事时,马车也终于进到皇城,赵祯得知李璋来了,也立刻在垂拱殿召见了他,而陪同的还有吕夷简等几个宰相,毕竟整顿水师这么大的事情,肯定需要这些人参与进来,而在几个相公之中,李璋也一眼就看到了自己推荐的程琳,他已经从大名府赶回京城,接替了王曾原来的位置。
  “表哥,这一趟南方之行如何,有没有什么发现?”看到李璋进来,赵祯立刻急不可耐的开口问道,虽然之前李璋也时不时的给他送回一些所见所闻,但赵祯还是想亲耳听李璋介绍一下南方沿海的情况。
  李璋这时也从怀中拿出一份厚厚的记录送到赵祯面前道:“启禀陛下,这是臣在泉州等的地所见、所闻、所想,也有不少胡商在沿海一带违法乱纪的供词与证据,为此臣也将这些人就城处斩,另外还有许多的官员参与其中,这些人也都被押送到京城,听候陛下的处置!”
  “孙立等人的案子朕已经让人去审了,到时绝不会放过这帮贪官污吏!”提到那些被抓的官员,赵祯这时也颇为恼火的开口道,说完也接过李璋的记录,不过因为这份记录太过详细,他一时间也根本看不完,只能大概的翻了翻就放到一边,然后让李璋讲了一下大概的情况。
  李璋当即就将自己到达泉州时开始讲起,而当赵祯听到李璋差点被泉州的官员谋害之时,也不由得气的脸色通红,虽然知道李璋平安回来了,但他对孙立等人依然起了杀心,当然这些人本来就犯了死罪,这下更没有人能救他们了。
  等到李璋讲完自己将犯罪的胡商全都就地处斩后,吕夷简却忽然皱着眉头上前道:“定北侯,那些胡商固然犯了大罪,可是你把他们公开处斩,肯定会吓坏其它没有犯罪的胡商,若是他们日后不敢在咱们大宋的港口停靠,岂不是会影响到日后的海贸?”
  吕夷简的担忧也引起了其它大臣们的赞同,区区一些胡商的性命他们根本不放在心上,但海贸却是利润丰厚,如果因此影响到海贸的情况,那朝廷明年的税收就要打个折扣了。
  “吕相不必多言,这件事是朕吩咐表哥的,海贸虽然带来了巨大的利润,但也不能因此而枉顾法纪,这次光是杀了这些胡商还不足以震慑这些人,朕决定下旨,严禁海外的胡人在我大宋境内定居,更不得买卖房产!”赵祯当即再次严厉的道,之前李璋给他看的东西已经引起了他对胡人的仇视,所以这两条政令出现也就很正常了。
  “陛下,这……这是不是有些太严厉了,如果胡商都不愿来我大宋,那我大宋的商品又该怎么运出去?”这时吕夷简再次无奈的道,看向赵祯的眼神中也带着几分不解。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赵祯这时却是大手一挥十分霸道的道,这下吕夷简也没办法了,毕竟赵祯是皇帝,而且在收复燕云后赵祯的威望也达到顶点,如果他强行要下达这样的政令,他也没办法阻止。
  “吕相其实也不必担心,海商中的胡人虽然不少,但汉人更多,只要朝廷鼓励商人出海,将商品运到海外也不是什么难事!”李璋这时也开口表明自己的态度道。
  看到李璋竟然也赞同赵祯的想法,吕夷简等人也都是更加疑惑,不过李璋也不打算解释,而是继续讲起自己这次南下见到的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水师的情况,相比海贸,建造一支强大的水师才是最为急迫的,否则日后就算是海贸兴盛起来,大宋也没有力量保证海上的安全。
  “陛下,臣以为可以将水师一分为二,其中一部分专管内河,而另一部分则专管海上安全,可以将其命名为海军,以此来与传统的水师区分!”李璋最后终于将自己对水师的建议讲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