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小说网 > 历史 >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 第416章 拉去开荒
  按图索骥。
  只是顺着张克生的关系去摸瓜,那秀才、举人就抓了十几二十个,再加上其他人交代的,朱涛总共从芜湖城内抓到了小三十个秀才和七个老少举人,外加三户致仕官员,以及五户没来得及逃跑的官绅之家,最后再算上芜湖几个官员的家人。
  这些人和他们的亲眷家属加在一块都有三百人了。
  朱涛就把他们交给张克生去管了。
  这种把矛头直指有功名的读书人的做法,还是陈军的首例。
  此前时候他们的做法还是比较温和的。
  对于秀才、举人以及致仕去职的官员之家,都是井水不犯河水的。
  你们只要不给我找麻烦,我就懒得理你们。
  当然这有个大前提是这些人家的名声还算不错,那些真正臭名远扬的人家,可不再此中。
  如现在这种把秀才举人都连根拔起,打包带走的事儿,那还是首例。
  这是周东一拍脑门想起的主意,他还给之起了个名字叫‘釜底抽薪’。
  原因是因为齐鲁,齐鲁的情况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地方上的读书人正在跟民团合流。
  他们这些人在地方上的号召力很大,一旦发动起来,力量不能小视。
  齐鲁的刘墉+孔家就是最好的例子。
  所以周东觉得自己可以先釜底抽薪一下,那还看他们怎么去合流。
  李长虹、梁海都举双手赞同。
  所以就有了芜湖城里的这一幕。
  把芜湖当地有功名、官职的人家通通揪出来,把根拔起,打包带走。
  周东觉得这样一来肯定是破坏了满清当地的统治秩序。
  上头此前给他们发下的小册子里,非常清楚的说明了赵家与满清社会权力结构的不同。
  满清跟前明一样,是典型的皇权不下乡。
  乡间农村的权柄被他们赋予了士绅地主,被他们赋予了宗族;而赵亮想要的政治结构却是皇权下乡,是把一切政治权利都收归于朝廷!
  不过要做到这一点很难。
  因为任何社会建设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支撑国家权力有序运作的社会基础,究竟是厚是薄,这取决于社会的历史构成与现实状态。
  就中国的这个情况,想要短时间里彻底破除乡下的士绅和宗族势力那是很难很难的,要知道就是历经了涂改的新中国,支部都已经建在村里了,村霸乡霸还一度层出不穷。
  乃至到了新世纪很多村里的主任选举,也依旧是大姓大户占光。
  所以啊,想要在这方面取得真正意义是的胜利,那不是赵亮搞了多少乡官,又或是把多少人下到村里去搞工作,而是整个社会的发展。
  是社会与个人的共同进步,在自主、自治与自律能力上的共同增强——就像新世纪进入到第二个十年之后,村霸乡霸之类的就少了很多,当然不能说绝迹,但真的比早前少了很多,也没人再敢如先前那般嚣张了不是吗?
  这就是时代的进步,国家下手对那类人展开政治,自然就提高了百姓的信心,同时也是人法律意识在提升——对自身权益更加注重,更加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了。
  所以,毋需国家的细心扶持,就可以自如地发挥自己于社会的作用,并对国家的长治久安起到一种雄厚的支持作用,支撑国家有序运作的。
  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胜利!
  而不是一切全靠政府去扶持,自身根本无法长期坐实,社会必须经由国家权力的强制力塑造,才足以维持基本的秋序。
  那一旦国家权力稍微松懈,或者是吏治腐败,社会可不就立马陷入紊乱状态了?
  那样的,国家对基层的动员能力照旧会大打折扣,照旧国力下降,社会不稳。
  周东就是看到了那些,所以才提出了这个意见,而李长虹和梁海也都很认同。
  虽然他们俩都是宗族姻亲纽带的受益者,可也正因自身是受益者,所以他们才更能明白乡绅的强大力量。
  就比如赵家。
  崛起才十几年时间就已经牢牢把控了龙路口、曹河和郑集三地,并且向外的扩展速度始终没有放慢放缓。
  要不是和珅的遇刺让赵家的发展势头戛然而止,再有个十年,整个淮宁县怕都是赵家天下了。
  李长虹、梁海当然认同周东的这个釜底抽薪之计了。
  没有了官绅和士绅(功名与土地的结合),满清的统治秩序就缺少了一环,虽然不至于崩塌,但肯定会多出很多的事儿来的。
  因为单一的乡绅地主,就如龙路口的张家那等人家,他们跟官府之间先天上就存在不平等的。
  只要存在不平等,有没有了足够多的润滑油,那就必会有隔阂矛盾产生。
  这对陈军言就足够了。
  更何况这事儿传开后对其他各地的士绅读书人可都是一大震慑。意义就更大了!
  因为被陈军拿到手心里的这些人,他们全都要改造的——劳动改造。
  白天劳动,晚上学习,劳逸结合,保管他们能对陈军的法律法规都十分的记忆深刻。
  而至于这么做会不会惹来士林的抨击,惹来天下士绅阶层的怒火……
  哈哈,说的就跟赵家现在被士林士绅们欢迎一样。
  张克生能怎么办?他现在连拒绝都做不到。
  因为他已经‘自绝’于满清了,岂能再来自绝于赵家?
  他只能苍白着脸接受这一切,甚至对于那个昔日的家仆还要笑脸相迎,即使那笑脸比哭脸还要难看。
  浑浑噩噩的渡过了五天时间。
  那些归他管理的人中间,一开始还有人念叨着朝廷大军会来救他们的,张克生也没去管,然后他们自己念着念着就不念了。
  第五天直到陈军船队扬帆起航,都驶离了芜湖了,清军的影子也依旧没能见到一个。
  张克生也认命了。
  精神有了些好转,还把自己的几个亲戚和手下的仆人都提拔了上。
  他跟其他那些人不同。
  那些人是被贼逆抓去的掳去的,清廷自然不会判他们通匪。可张克生不一样,他头上那顶通匪的帽子是怎么着也摘不下了。
  所以陈军带走的不止是他和他的妻儿,还有他的一些亲戚。
  后者就跟张克生一样上了贼船,想下都下不来了,只能乖乖的为陈军办事。
  只是叫他们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这些自认为自己比泥腿子们高级的读书人及其家眷们,竟会直接被拉去开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