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小说网 > 玄幻 > 大唐仙师 > 第028章 咱们帮仙师作个弊吧
  门阀世家不是傻子,智囊团的质量不比李二的弱多少。
  他们很清楚海外总督的内在含义,就是逼着他们远离中原,到海外称王。
  然而中原乃是他们的根,他们不可能放弃,但海外总督的诱惑又实在太大,他们无兵可用,只能要求朝廷给予他们独立领军的许可。
  于是双方为此在朝廷上不断拉扯。
  李二却依照百骑谍报知晓,各大世家已然派人前往登州和泉州建造海船,准备向海外开拓。
  典型的贪心不足蛇吞象。
  “他们也不怕生生撑死!”
  “关键是当下该当如何?”程咬金闷声闷气地问,“明日,仙师就要在皇宫前展现凡人举起巨木巨石的能力,若是出现半分偏差,门阀世家也必然引导在场百姓群起而攻之,届时仙师下不来台可咋整?”
  一说起此些事情,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的后脑勺便阵阵生疼。
  沈晨把自己和工匠们关在工部后院不出门。
  整日敲敲打打,火焰升天,热腾腾的气浪把工部尚书李大亮都逼得待不下去,只能到皇宫里待着办公。
  除了以学生自居的赵四海和受过指点的李承乾能进去外,沈晨根本就不同意被别人知晓。
  可是,李承乾和赵四海出了工部也闭口不言,出了门就回自己家,第二天早早地再进去,李承乾还好,一年来都是如此做法,也无人敢去问。
  赵四海就惨了,家门口每天围着几十号人,希望能从他嘴里得到一星半点的答案。
  上了卧榻,还要被老婆和姨太太揪着耳朵问这问那。
  没办法,直接住到了青楼里去,也不叫人伺候,进去了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时传出令漂亮小姐姐惊恐的狂笑。
  他住的可谓光明正大,摆明了一个态度:老子就不告诉你们,你们有种就来青楼,看你们如何面对天下百姓悠悠之口!
  不愧是沈晨的弟子,很有沈晨骚里骚气的风格。
  可偏偏把李二几个愁坏了。
  “咱们可是自己人啊!”
  程咬金气呼呼地道,“赵四海那家伙,仗着仙师给他讲了几堂课,连俺老程也不放在眼里,害得俺老程被俺家那只母老虎臭打一顿,警告俺老程不能去青楼,俺老程是那样的人吗?”
  李二三人:“……你是。”
  “要不,咱们悄悄把巨木巨石换了,帮仙师作弊?”房谋杜断,指的就是房玄龄办法多。
  长孙无忌从来只在乎结果,“是个好主意。把木头和石头换上看着大实则很轻的品种,骗过在场百姓就好。”
  “朕看不行。”
  李二揉着眉心道:“既然有心人有心要整仙师的难堪,必然会有验证这一条,若是被当场看出,怕是难办。”
  程咬金吹胡子瞪眼地道:“难道什么都不行?那不中了别人全套,害仙师了吗?”
  众人顿时一阵沉默,怪就怪沈晨太过风骚,直接把图纸弄到皇城城墙上贴着,每日里全是来自四面八方的百姓围观,现在还在远处好端端地,风吹雨淋都没变色。
  “若是那时仙师先和咱们商量一下就好了,现在……难办啊……”
  李二长叹口气,“前些日子朕到秦岭向仙师取经小学的建设方法,仙师让朕放宽心,他有能力做到。此时,咱们也只能把希望寄托于仙师自己,但愿仙师确有其能吧!”
  众人齐齐一声长叹,“哎……”
  ……………………………………
  “时辰已到,百官觐见~~~”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朝天阙,朝天阙,万重门楼万锁开。
  一扇扇巍峨壮阔的皇宫大门缓缓打开了,一名名高大雄壮的大唐军士将通往正殿的通道装点得肃杀而沉重。
  明锐的长枪,烁烁的横刀,还有军士们如临大敌的目光,无一不预示着众人,今日,大唐皇宫将有大事发生。
  时至今日,即便东西两市的胡商都知道今日的大唐将迎来什么。
  如果,沈晨真的让凡人也能举起巨木巨石,那么,也就意味着凡人也将拥有神仙之力。
  而且不像新闻和印刷机那般深藏潜宫,而是大白天下,那么整个世界都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文武百官从巍峨的宫门下穿过高耸的皇城宫墙,宫墙上那一张巨大的大唐皇家学院假想图也沐浴着朝阳的光辉,闪耀出刺眼的光芒。
  宫门前。
  数十根至少要三人才能围聚在一起的巨木横亘在宫门左边,像一把巨大的长剑,将街道切成两段。
  宫门右边则是数十块五六人才能环抱起来的石块,它们堆砌成三角形的模样,像一根倒放着的巨大锥子,最顶端处几乎与高达的宫墙平齐,似要把天也捅出个窟窿。
  “天呐!这是何人放在此处的?”
  “如此巨大的事物是如何搬运至此的?谁知道?”
  “谁也不知,昨晚明明安静异常,一大早起来,便看到了此些巨木和巨石。”
  “难道是仙师施展法术搬运过来的?”
  “不愧是我们大唐的仙师,能搬动如此巨木和巨石,真是法力无边。”
  ……
  皇城前,脚步涌动,人声鼎沸。
  数不尽的大唐百姓开始向着宫门前围聚,漫漫的人潮便是那辽阔的彩色大海,讲数十里的长街围了个水泄不通。
  当先的是数百名国子监的监生,他们身穿士子华服,双手捧书,跪立在巨木和巨石正前方,虔诚地诵读着千古圣贤文章。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明明暗暗,惟时何为……”
  屈原的《天问》被他们诵读了一遍又一遍,每一字每一句都是他们的心里话。
  他们也想问问仙师:“请问远古开始之时,谁将此态流传导引?”
  “天地尚未成形之前,又从哪里得以产生?”
  “明暗不分浑沌一片,谁能探究根本原因?”
  “迷迷蒙蒙这种现象,怎么识别将它认清?”
  “白天光明夜晚黑暗,究竟它是为何而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