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小说网 > 武侠 > 道果 > 第568章 皇与相有歧,财与器释力
  李坤虽贵为皇帝,但有些事情也未尝试过,只是每日阅读奏折战报,又有诸多大臣、将军教授,多少也知道一些兵法,让他去指挥或许不成,可只要被人点醒,就能看出背后奥秘。
  邱言所写之事,正是如此,令李坤意识到北上击敌的风险,只是他身为天子,难免感到憋屈,这股心情立时映射到龙气之上。
  龙盘皇城,龙首垂于皇宫。
  而今,那龙首中龙气变幻,有刀兵之影呈现,俨然蓄势成型,仿佛要引领龙气变动,向下冲击,只是兵家之道还有局限,可以令龙气变化,却不足以为之分出支流,其中还欠缺一些东西。
  龙气丝丝缕缕的垂下,融入兴京意志,顺势与邱言的意志接触,在他的心中构建一片沙场,与兵将之念联动。
  感悟这等变化,论了北疆兵略后,邱言并不停笔,继续写道——
  为今之事,兵锋不可轻起,盖因财与器不足之故。
  这话一写出来,立时让李坤心中一动,眉头皱起,想到了与王甫讨论兵制时,对方的论调。
  王甫变法,人都说君臣一心,实际上两人也有分歧,在李坤看来,大瑞与北方胡人几次交锋,都在下风,这是积弱所致,是以在他的心中,当务之急是强军。
  这也是他所在地位决定的,身为皇帝,代表整个大瑞,但从继位之始,边疆常有战事,国内亦有叛乱,除了西南边患外,其他几处连绵几年,损兵折将,没能平息,有时还要妥协,要么招安安抚、要么将一些土地割让出去。
  这些土地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是大瑞用不上的地方、不利耕种,可在皇帝眼中,却有耻辱之感,心中悲愤,这才迫切想要变法,要等强军之后,洗刷耻辱,恢复前朝旧土,重现天朝万国来朝的局面。
  与之相比,王甫的看法则又不相同,这位新法的掌舵人认为,“国之大政在农兵,以农事为急,不可在兵事之后”。
  进而发展出一个观点,即财政是一切的基础,国朝的财政局面如果能够改变,那兵将问题自然能够有所改观。
  在他看来,大瑞的主要问题,不在积弱,而是积贫,后者是因,前者是果。
  王甫曾言“前代兴王知不废农事,乃能并天下”,是以他施行新法的步骤,是先着重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经济,增加社会财富,等国家富足了,军事自然强盛。
  这个过程,无疑是个漫长过程,和李坤迫切改变积弱局面的目的并不统一,只是当今之世,有志变法,又足以坐镇中枢,不惧其他重臣攻讦之人,唯有王甫。
  李坤没有选择,便顺着王甫性子,一步一步变法,但毕竟要施加影响,所以在市易法等新法尚未正式施行时,就开始考虑兵制改革了,也催着王甫尽快施行,与其他新法并列。
  只是皇帝的这种想法,难免要受到抵制,无论新党旧党,都知兵家不可轻动,不然就是天下大乱的局面,所以,没有多少人应和,更无人递来切实可行的方案。
  若非新党新晋几人,想借兵制革新之机,将手伸进军队,李坤的这个想法根本别想拿出来,更不要说被放到殿试上,成为考题了。
  皇帝看似尊贵,一言能定人生死,但归根结底,这个地位的权力,来自于治下众人,一旦满朝官僚联合起来,便是皇帝也要被架空。
  皇帝接触的是官,而真正治理天下的则是官与吏。
  臣对皇帝,不管当面时表现的多么恭敬,一旦涉及到利益,少不了一番争论,有的时候,也有朝臣当着皇帝的面争论之局。
  这种局面下,李坤在殿试中抛出这个题目,一方面是要从朝中反对势力中找到一个突破口,另一方面,则是借势为之,聚集民愿民望,积蓄大势。
  当然,在这里面,李坤也有一点期待,希望能在考生中发现一二见地。
  在看到邱言对北疆战事的预测、分析时,李坤只是惊异,而当对方言及兵制,写出来的话,明显与王甫相近,才真正让李坤上心起来。
  皇帝的面色变化,逃不出旁人的关注,几位宰执给足了礼仪,便也走来,到李坤身后,都将目光投注过去,待看清纸上所言,表情各异。
  “这邱言竟反对北疆出兵,主动决战?这个决策,似乎枢密院那边也是这个意思。”张链一愣,视线不动声色的在马阳和王甫脸上扫过,猜测是不是二人事先指点,但注意到两人的惊容,又是一愣。
  徐进本就曾督导一方战事,对兵家之事所知不少,看了邱言所言,细细一想,觉得有理,不由暗暗惊奇。
  跟着,几人看到邱言的那句“财与器”,更是脸色皆变,尤其是王甫,心弦一动,将心神集中起来去看。
  接下来,邱言毫不顾忌的谈到了新法,称若单纯为增强军力,那新法发展下去,很可能会渐渐废弛,由理财转而为敛财,最终皆为强军。
  “哦?”
  李坤在场,又位于考场之上,几位宰执间虽有龃龉,还不至于爆发,但从张链的眼神中,还是能看到一丝冷意,他轻咦一声,接着看了王甫一眼,露出嘲讽之色。
  实际上,变法开始不久,张链就说过王甫沽名钓誉,所谓变法,看似为民安国,其实惠民只是附带,本意还是充盈国库,等于是与民争利,不过是逼迫利益团体,让出部分利益给百姓,让民间暂得好处,以此来增加民意民愿,支持变法进行。
  所以,他这一眼,就是嘲笑王甫,暗指邱言也已经看出了这一点。
  对于张链的嘲笑,王甫没有回应,他皱眉看着考卷,想着那一句“财与器”中的“器”代表着什么。
  “莫非是指代兵刃、武器?”同样的疑问也出现在马阳、徐进心里。
  至于李坤,则是眉头紧皱,眼中矛盾之色越发浓郁,既有针对邱言的,也有针对兵政的,这革新兵制,正是他这位皇帝在背后推动的,可看了邱言一篇,又将心中担忧给放大了,所以就在想,从那“器”中,是不是能有转机。
  接下来,邱言没有让几人多等,他笔走龙蛇,一个个字迅速成型,构成句子——
  “有财方能养器,可分为人心之器与军阵之器。”
  一句之后,洋洋洒洒几百字一气呵成,阐述了心头之念。
  原来,那人心之器是说,要在天下人心中树立一种观念,具体的方法,并非是要用政策律令去强行推广,而是通过招募、后勤等诸多方面,还有在民间倡导一些看似简单的口号,以此来实现目标。
  这里面,甚至提到了练兵与军纪,却唯独没有提到具体的兵法战术。
  而后,那军阵之器就容易理解,指的就是沙场利器,邱言还提到了几个新鲜点子,以及诸多崭新思路,令李坤、徐进看了之后深受启发。
  李坤本来就有几个模糊概念,听了之后,竟是清晰起来,心情有所舒缓:“这个邱言不是个务虚的人,他的这篇文章,已有了沙场兵将的影子,是个难得的帅才,只是他修了神通的事情,还有隐患,不能轻易放过,但有这等才学,又文染考卷,倒是不能太过薄待,唔,要给他个好点的名次,然后再观察一阵子……”
  想着想着,他自觉已理解了邱言所言,就要迈开步子,离开此桌。
  不过在离开的最后,他又顺势扫了考卷一眼,入目的却是邱言刚写的一句——
  “财与器齐,可释大瑞之能。”
  “嗯?”观了此句,李坤的心里猛然一跳,那步子一顿,停下了脚步,忍不住看了下去!
  邱言行笔如风,显然是胸中早就成文,半点迟疑都没有,那收尾的几句就接连落在纸上——
  “中原地大物博,王朝传承几千年,而大瑞承上而立国,几十载国泰民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反观四方之地,每多贫瘠,彼国一年得财,不及大瑞一道财政,此天下人所众知,何以面对四夷,天朝往往势弱?盖因未有行法,能贯穿上下、凝结举国之力!”
  “贯穿上下,凝结举国?难道是指举倾国之兵?”李坤的呼吸一下子急促起来,心底最深处的疑问泛上心来。
  “不错,我大瑞国力远超他国,兵多将广,何以与人交战,依旧时有败绩,最近几年更是损兵折将,国土衰退?”
  与此同时,就在邱言将这些句子写在纸上的瞬间,那心神恍惚一下,意念滚滚而出,融入兴京意志,随城而舞,仿佛腾云驾雾般的冲霄而起,径直入了龙气。
  紧跟着,在那兵家景象的周围,迅速显化出一片奇异字符,交缠排列,似要组成某种图案。
  随着图案越发清晰,这位于龙气之中的一片景象支离破碎,一名名兵卒与战甲、兵刃分开,兵卒不动,而战甲、兵刃变化,越发坚韧、锋利,又有种种后勤之法显露,加入军中,演化军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