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小说网 > 言情 > 农门喜事:夫君,来耕田 > 第214章 古怪村落
  喝了一大碗浓浓的苦药汤子,到傍晚,张如意终于恢复神智,她用手摸了摸额头,四处张望,见自己身上盖着松软的被褥,长出一口气。
  晚上,季秋下厨,做了热气腾腾的水煮鱼,上面浮着一层辣椒。
  鱼不是河里的,而是在村里水塘捞出的,大块头主动送上门,并且收了二十文钱。
  在方山村,鱼是贱物,河里的鱼太多,村中水塘养的多是鲫鱼,鲤鱼和草鱼。
  二十文买一条五六斤的大鱼,太划算,人家根本就没多要,只拿属于自己的,很公道。
  洗了热水澡,又吃了水煮鱼,张如意很快睡了过去,呼吸平稳,蓝衣和卢元卿换班守夜。
  路上频繁出现状况,耽误行程,看天气,一行人若是想要上路,最快也要等上几日。
  在方山村度过一个难熬的夜晚,尽管燃着火盆驱散潮气,内室却有一股子发霉的味道。
  床单被洗得发白,上面落着一层浮土,村长的二儿子在外地,家里长期空着没人住,难免有打理不到的死角。
  铺盖卷全部在官船上,夫妻二人只剩下一条毛毯,李海棠和衣而眠,一晚上断断续续地做噩梦,第二日起身,感觉昏昏沉沉,浑身无力。
  “夫君,你别转了,我没事,睡一觉就好。”
  尽管没看到惨象,一路上却听到船客们提起,李海棠想象力丰富,自行脑补,许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脑子一片混乱,最近发生乱七八糟的事太多,她需要平静一段。
  她说话带着浓重的鼻音,听起来更像撒娇,一向沉稳的萧陵川,再也无法淡定,绕着屋子走来走去,急得团团转。
  医者不能自医,赤脚大夫说没大碍,他就不是不能放心。
  “夫君,我就是有一点点伤风。”
  李海棠摸摸额头,不热,她自己的身子自己知道,肯定不会和张如意一般,她就是被野人夫君照顾得太好。
  连续几天下雨,灰突突的天让人没一点好心情,来借宿的船客们唉声叹气,有劫后余生的欣喜和庆幸,也有对未来日子的迷茫,还有和亲人失散了的,见人就打听消息。
  方山村村里的人家总共就几十户,年纪偏大的人居多。
  早前周围有几处村落,皆因水患迁移,方山村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总共就一个赤脚大夫,村里也没有多少药材。
  再者,村里人常年干活,自家娘子不是糙养出来的,和身强力壮的根本没办法比。
  “我去借牛车,带着你到镇上看看。”
  不管别人说什么,萧陵川一概听不进去,方寸大乱,满脑袋的想法就是先离开这里。
  屋子潮气重,太过简陋,住上几天,好人也得住出毛病来。
  “阿嚏!”
  连续打了两个喷嚏,李海棠感觉那口气顺过来了,她用帕子擦了擦嘴角,想解释下自己真的没那么娇气。
  之前在破旧漏雨的茅屋,现在不透风的泥瓦房,已经很好了,至少她现在很知足。
  在河边滞留的船客,只能住在衙门提供的帐篷里,又下一夜的雨,众人只会更加狼狈。
  方山村离最近的镇子有三四十里地,村里只有一辆牛车。
  大块头给自己想了一条财路,在村里收集一些村民们不穿的破旧衣衫和棉被,用牛车拉到河边售卖。
  衙门虽然提供饭食和帐篷,但是保暖用的棉被却是没有的,船客们从河里出来,一身泥,正需要可以替换的衣物。
  虽说大块头售出的都带着补丁,布料也是最粗的那种,但仍旧很受欢迎。
  萧陵川出门借牛车,跑了个空,琢磨方山村的人都有点奇怪,要是说他们重利,却也不是那么斤斤计较。
  给一行人安排屋子,送菜送鸡蛋,村长没开口要一文钱,还说谁都有困难的时候,能帮一把,他们不会推脱,尽力而为。
  可要是说不爱财,又不尽然。
  大块头发现生意以后,村里正在召开大会,锅碗瓢盆,乱七八糟的日常用品,只要琢磨能用的上的,他们全部放上牛车,委托大块头到河边售卖。
  下晌,村长的大儿媳又来了一趟,带过来一小条的猪肉,萧陵川给了她银子,她犹豫片刻,最后只拿了一点点,说是用不了那么多,竟是一点不肯占众人的便宜。
  “衙役都说他们狮子大开口,难道是胡说的?咱们还是留意点,尤其是晚上。”
  张如意退了热,裹着棉被坐在椅子上发表看法。
  戏文里经常出现那一幕,有人到乡村野外借宿,主家亲切和善,其实早已见财起意,故意让借宿者放松警惕,然后半夜偷盗财物,有那狠心的,谋财害命。
  事出反常必有妖,但是一连在方山村住了好几日,也没有发生半点意外。
  村长的儿媳每日送吃食,有时候也和她话家常,说说周边的风土人情。
  道听途说,未必是真实,一直等到衙门的人和倒霉的船客离开,村里依然风平浪静。
  村里住着的,不仅仅是一行人,其余人表达感谢,给了银钱离开了。
  没有任何不寻常。
  “其实,是咱们误会了。”
  晚饭后,一行人围坐在一起。张如意身体底子好,已经好起来了,而他们即将离开,继续赶路。
  季秋这几日和村里人接触得多,了解了个大概,他斟酌一番,方山村的古怪,还要从百年前的渊源说起。
  村民的祖辈定居大齐京郊,几百年以前,连年干旱,地上寸草不生,干裂地开了个大缝隙。
  当时大齐正和周围的小国开战,内忧外患,民不聊生,饿死了无数人,甚至发生人吃人的惨剧。
  祖先们顺着即将枯竭的运河,一路北上,最后这个位置是水最多的,而且水里有鱼虾,他们就靠着鱼虾,躲过了天灾。
  就在几十年以前,方山村周围还有不少村落,但是两旁没有河堤,只有一个缓坡,万一下雨涨水,随时可能淹没庄稼田地。周边村民苦不堪言,最后三三两两的迁移,周围几十里,只剩下这么一个村落。